高毅、星石组团调研南极电商,大股东反而想跑,另有隐情?
2019-05-15 22:07:21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5月14日,南极电商公布了大股东减持计划,这与近日数百家机构前往公司调研形成鲜明对比。此前,南极电商业绩呈现高速增长,即便增速相对放缓的第一季度,净利和营收增速也分别达36%和63.40%。然而奇怪的是,在靓丽的业绩面前,南极电商的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大股东却纷纷减持。在机构看好,但大股东却忙着套现,南极电商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5月14日晚间,南极电商(002127.SZ)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新民实业鉴于自身经营需要,拟在公告发布后的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45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减持完成后,新民实业的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5.67%下降至4.67%。
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南极电商此时发布减持计划一周,还曾接受近百家机构调研。据证券时报报道,5月9日,高毅资产、星石投资、易方达等在内的超百家机构组团调研南极电商,活动主要交流公司经营发展情况,南极电商也是上周获得机构青睐最多的上市公司。
南极电商获得机构青睐,或与公司靓丽的业绩有关。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南极电商营收分别为5.21亿元、9.86亿元、33.53亿元,对应增速为33.85%、89.22%、240.12%;净利为3.01亿元、5.34亿元和8.86亿元,对应增速为75.27%、77.42%和65.92%。今年一季度,尽管公司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报告期内营收和净利仍高达8.24亿元和1.22亿元,对应增速为63.40%和36.73%。
不过,相对机构的青睐,南极电商的股东却忙着减持。公开数据显示,上海丰南投资在3月15日通过二级市场大笔减持1877.97万股;张玉祥3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2013.29万股;蒋学明于4月19日通过二级市场卖出3952.50万股;东方新民控股于4月29日通过二级市场卖出3170.02万股。从最新股东排名来看,上述四个股东分别位列第五、第二、第四和第一位。而从减持当日股价走势和总金额来看,上述四个股东减持总金额约为22亿元。
为何机构看好,大股东却减持套现?莫非,南极电商在业绩大好背后,另有隐情?
//8.9亿商誉之谜//
截至一季末,南极电商总资产为445321.63万元,总负债为56882.43万元,对应净资产为388439.2万元。其中,报告期末商誉为88977万元,占净资产的比例为22.91%。而商誉的形成,主要来源于2016年的资产重组。
据南极电商2016年8月15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拟以95600万元收购时间互联100%股权。
彼时,时间互联账面净资产为728.32万元,预估增值率为13026.10%;时间互联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921.30万元,预估增值率为3172.52%。
公开信息显示,时间互联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北京安德泰思广告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由张明出资30万元,滕佳嘉出资20万元成立。此后经过多次股权转让,最后变更为北京时间互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6年4月30日,时间互联固定资产总值为31.13万元,其中办公设备9.62万元,电子设备21.51万元。另外,其还有8项著作权。而截至2015年8月31日(即收购前夕),股东全部权益的账面值为584.42万元,评估价值为711.00万元,评估增值126.58万元,增值率21.66%。
不过,这并不妨碍时间互联获得较高的溢价,这主要因为其较好的营收。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时间互联实现营收12555.49万元,实现净利1106.51万元;2016年1至4月,时间互联实现营业收入13066.44万元,净利润1266.90万元。
从业务来看,时间互联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营销,通过代理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流量以及整合分散流量,向客户提供精准的整合营销服务。其合作美媒体,主要为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OPPO商店、腾讯广点通、今日头条、猎豹平台等媒体。
而对于本次收购,南极电商表示将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增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但是,由于收购标的净值与收购价格存在巨大的价差,这就产生高达逾7亿商誉。据公开数据,在收购完成之前,2016年南极电商的商誉为10996.91万元,但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一季末,南极电商的商誉始终为88977万元。这意味着,收购时间互联,南极电商对其评估的商誉值为77980.09万元。
值得留意的是,若要维持南极电商高达7.798亿元的商誉,时间互联必须持续拉动南极电商的业绩高速增长。不过,从业绩来看,时间互联在2017年短暂推动净利增速创下新高后,便呈现下滑趋势。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南极电商的净利增速分别为77.42%、65.91%和36.73%,下滑趋势明显。
//旗下小贷公司业绩下滑//
从营收划分来看,南极电商似乎有意掩饰旗下小贷公司与公司的关系。但最近一份关联资产占用审查公告却使其暴露了“马脚”。
4月26日,南极电商发布《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专项审核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子公司上海小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曾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380852667.12元资金,主要形式为借款。
老虎财经通过企查查查询发现,南极电商持有上海小袋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75%。而上海小贷融资租赁的董事长沈晨熹,为南极电商董事、副总经理。
而在2019年一季报中,南极电商表示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517.71万元,去年同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432.12万元,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小袋公司放贷金额净增加额较去年同期减少2.18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累计净增加额较去年增加1.37亿元。
显而易见,在小贷公司生存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南极电商旗下小贷公司的业务发展已出现一定困难。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