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预警!强一股份IPO困境:关联交易占比70%+,实控人玩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2025-04-08 11:26:11 来源:科技与消费
      2025年科创板IPO首轮现场检查名单出炉,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强一股份)赫然在列。这家号称“国产探针卡龙头”的企业,在光鲜的业绩增速背后,隐藏着关联交易占比超70%、实控人周明自导自演供应链闭环、大客户依赖症晚期等致命硬伤。本文将用数据拆解其IPO路上的“定时炸弹”,揭开资本游戏的真相。

      一、关联交易占比70%:左手倒右手的“业绩魔术”

      强一股份的业绩增长,更像一场实控人周明主导的“自循环游戏”。

      核心数据: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强一股份对关联方B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从25.14%飙升至70.79%。B公司不仅是第一大客户,更是实控人周明控制的关联企业。

      利益输送疑云:招股书对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公允性避重就轻,仅模糊披露“参考市场价格”。而B公司贡献的营收占比逐年攀升,2024年上半年已超70%,业绩真实性存疑。

      资金拆借黑历史:周明曾向公司拆借资金,虽已归还本金,但利息直到2021年才清偿完毕。这种“公私不分”的操作,暴露公司治理的重大缺陷。

      二、供应链“家族化”:实控人周明的“自产自销”帝国

      强一股份的供应链高度依赖实控人周明控制的关联企业,形成闭环利益链。

      供应商集中度畸高: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60.27%,其中第一大供应商南通圆周率由周明实际控制。

      成立1年即成核心供应商:南通圆周率2021年4月成立,次年便跃升为强一股份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33%。这种“火箭式上位”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成本操控?

      风险叠加:若南通圆周率供应中断,强一股份将面临生产停摆;而关联采购的定价不透明,可能虚增利润或转移成本。

      三、大客户依赖症晚期:75%营收押注单一客户

      强一股份的业绩增长极度依赖大客户,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数据触目惊心: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1年的49.11%飙升至2023年的75.91%。2024年上半年,仅B公司一家就贡献**42.09%**营收。

      议价权丧失:过度依赖导致强一股份在商务谈判中处于弱势,毛利率被挤压。若B公司订单缩水,业绩将断崖式下滑。

      行业竞争加剧:全球探针卡市场被日美巨头垄断,强一股份虽自称“国产替代先锋”,但技术优势并不突出,MEMS探针卡收入占比超70%的背后,是产品结构单一的隐忧。

      四、政府补助“续命”:盈利可持续性画问号

      强一股份的净利润严重依赖政府输血,真实盈利能力存疑。

      补助占比畸高: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占扣非净利润比例最高达223%(2021年亏损时)。即便2023年盈利1865万元,补助仍占26%。

      政策风险悬顶:若补贴退坡,公司净利润将大幅缩水。这种“纸面富贵”模式,难逃监管问询。

      五、15亿募资豪赌:产能扩张还是资源浪费?

      强一股份计划募资15亿元,但项目前景堪忧。

      南通扩产项目风险:拟投入12亿元扩产探针卡,但当前产能利用率未披露,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将导致产能过剩。

      研发投入不足:募资中仅3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与其“技术驱动”的定位严重不匹配。在技术迭代飞快的半导体行业,重生产轻研发或成致命伤。

      监管重拳下,强一股份能否过关?

      现场检查的终止率高达72%,强一股份的IPO之路注定凶险。关联交易占比70%、供应链“家族化”、大客户依赖症三大硬伤,任何一项都足以被监管“一票否决”。若不能合理解释利益输送嫌疑、证明业务独立性,这场资本游戏或将戛然而止。

      投资者警示:警惕“关联交易撑起的业绩泡沫”,勿被国产替代光环蒙蔽双眼!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