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八马茶业IPO:冲击A股深交所多年未果后转战港交所,高毛利掩盖下的加盟隐患、研发不足与市场竞争困局

    2025-04-16 10:14:31 来源:财鲸眼
      在茶叶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宛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多年来,它怀揣着上市的梦想,一次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却始终未能如愿。如今,转战港股的八马茶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最新,4月11日,证监会发布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八马茶业被要求提交系列补充材料,并说明公司此前终止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撤回深交所上市申请的原因,并确认是否存在对港交所上市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坎坷上市路,港股成新战场

      自 2013 年踏上上市辅导的征程,八马茶业便开启了一段充满波折的资本之旅。在 A 股市场,它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2021 年和 2022 年,八马茶业先后向深交所的创业板和主板发起冲击,然而最终都选择了主动撤回申请。这一次次的挫折,无疑给八马茶业的上市梦想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片

      图片来源:港交所披露易

      今年 1 月 17 日,八马茶业毅然转投港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由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天风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若此次能够成功上市,它将成为港股 “茶叶第二股”,与先行一步的澜沧古茶并肩。但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图片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现实情况是,国内茶叶市场潜力巨大,规模近 3000 亿元,然而高端茶叶市场却高度分散。在港交所的招股书中,八马茶业自称,其是中国高端茶市场的领导者、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茶品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的市场占有率仅为 6.2%,八马茶业虽占据 1.7% 的份额,却并未在竞争中确立绝对主导优势,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市占率差距微乎其微,仅 0.06%。加之茶饮消费地域性偏好明显,各地特色茶叶品牌层出不穷,使得整个茶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图片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茶企的认可度并不高,茶企上市之路异常艰难。曾经的安溪铁观音,从 2013 年终止 IPO 到 2016 年申请破产,仅仅用了 3 年时间。四川竹叶青茶业、信阳毛尖集团等知名企业,在冲击 A 股 IPO 的道路上也纷纷折戟。率先登陆港股的澜沧古茶,如今也面临着总经理缺位、2024 年业绩由盈转亏,甚至因股东 “逼宫” 导致管理层震荡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八马茶业即便成功在港股上市,想要获得较高的募资或估值,也绝非易事。

      图片

      加盟模式的双刃剑

      1997年成立的八马茶业,作为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加盟模式)迅速扩张销售网络。截至2024年9月30日,发行人网络内的3498家门店中,有3054家由加盟商经营,加盟经营比例高达87.31%。加盟商战略的运用,让八马茶业的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2931家扩展至3498家,规模扩张了1.2倍。经营业绩方面,收入也从2022年的18.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22亿元,净利润由1.66亿元增长至2.06亿元。

      然而,加盟模式在带来规模红利的同时,也暗藏风险。2024 年前三季度,加盟渠道 46% 的毛利率仅为直营渠道的三分之二,“以量补价” 的扩张策略在茶行业同质化竞争中逐渐显现出疲态。此外,A 股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大部分茶叶产品通过成品供应商定制采购,再冠以 “八马” 品牌,这种类似 “贴牌” 的业务模式,对 “外包” 供应商的产品品质把控存在一定难度。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据不完全统计,2018 - 2021 年,八马茶业涉及投诉、举报累计 113 起,其中虚假宣传 63 起,质量问题 23 起。加盟商数量众多,虽然为营收做出了贡献,但也使得八马茶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常常力不从心,品牌声誉受到损害,这无疑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旦加盟商赚不到钱,八马茶业的营收增长又能依靠什么来支撑呢?

      图片

      高毛利背后的隐忧

      “认准这匹马,好茶喝八马”,八马茶业这句经典宣传语,将自身定位为 “好茶” 标准,塑造了高端茶叶的品牌形象。以 2023 年茶叶连锁门店规模计,八马茶业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在高端、乌龙茶、红茶市场同样位居榜首。在毛利率方面,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前九个月,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53.3%、52.3%、55.4%,乌龙茶毛利率最高,线下直营渠道毛利率也颇为可观。

      图片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但与高端茶饮品牌定位不符的是,八马茶业在新产品投入上显得有些 “吝啬”。招股书显示,2022 年 - 2024 年前三季度,八马茶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6.17 亿元、6.81 亿元、5.20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较高,分别为 33.93%、32.08%、31.55%。而同期研发费用仅为 822 万元、1162.1 万元、1006.4 万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 0.45%、0.55%、0.61%。近三年来,研发占比虽有上升,但累计仅提升了 0.16 个百分点,整体占比依旧很低。

      图片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2022 年 4 月,八马茶业还因此遭到深交所问询,被要求说明研发投入占比小却参与多项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工作的合理性,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等问题。在茶叶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趋势下,研发投入不足可能会对八马茶业未来的产品创新和竞争力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注意:文中观点及数据来自公司招股书。)

      图片

      尾声:

      “ 八马茶业的港股IPO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它能否成功跨越重重阻碍,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产品质量如何把控,研发短板怎样补齐,加盟模式的风险又该如何化解?这一系列问题,都将考验着八马茶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