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快把豫园啃光了
2025-05-13 09:46:36
来源:蔚然先声Lite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作者 | 方乔
编辑 | 袁野
豫园股份业绩持续“跳水”。
4月28日,豫园股份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9%;净利润为5182.74万元,同比减少71.2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8亿元,同比下降46.65%。
这已是继2024年全年业绩大幅下滑之后,豫园股份业绩又一次呈现低迷态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69.24亿元,较上年减少19.30%;净利润仅为1.25亿元,同比下降93.81%;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21.09亿元,较2023年的4.51亿元亏损扩大了367.43%。
豫园股份曾是多元化战略的典范,依靠广泛的产业布局取得过领先地位。但现在,业绩不断遭受压力,曾经自豪的“全赛道”策略正逐步显示出负面效应。
01
自 2018 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豫园股份业务范围广泛,涵盖珠宝时尚、文化饮食、美丽健康、国潮腕表、商业管理、复合功能地产等八大细分领域,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
但近年来公司业绩表现欠佳,2024 年年报显示,除“其他经营管理服务”板块外,其余七大细分业务板块营收均呈负增长态势。
其中,传统核心的珠宝业务在 2024 年表现不佳。尽管该年金价创下 14 年来最大涨幅,公司珠宝时尚业务营收却下滑 18.37%,全年关店 370 多家,古韵金系列销售同比下降 16%,降至 75 亿元。
房地产业务对公司业绩拖累明显,受行业整体下行趋势影响,2024 年物业开发与销售板块营收下降 25.96%,毛利率降至 3.89%的低位。
面对困境,豫园股份提出“拥轻合重”策略。“拥轻”即减少重资产持有,释放资金;“合重”是通过合作参与重资产项目,降低资金压力和风险。2024 年,公司出售了日本星野度假村和上海星光耀等项目,回笼资金。
同时成立豫园商置集团,整合商业管理、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业务,探索“轻重合一”资产运作模式。不过,2024 年公司仍以 17.9 亿元竞得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地块,在重资产领域有所布局,看得出豫园股份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矛盾与不确定性。
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将坚持“拥轻合重”策略,推动存量非核心资产退出,通过“以轻撬重”深化地方政府合作,拓展轻资产管理规模,还将通过产业导入、创新产业 IP 合作等方式赋能招商及退出,以降低负债率。
但房地产行业转型周期长、风险大,豫园股份能否顺利实现从重资产到轻资产模式的低成本转变,仍需时间观察。
显然,豫园股份的多业务线并行却未形成有效协同,导致各板块竞争力不足。虽然豫园股份已经有所意识,但如何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依然是管理层要解决的难题。
02
在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豫园股份的分红政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质疑。据公告,公司2024 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 7.38 亿元,分红率高达 589.51%,这意味着分红金额远超当年净利润。
如此激进的分红政策,让投资者不禁质疑背后是否有控股股东资金需求的考量。豫园股份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其与相关方合计持有公司61.88%的股权,按此计算,复星系将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 4.57 亿元现金。
对于市场的质疑,豫园股份回应称这是基于持续稳定回报投资者的原则所做出的决定,并强调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分红,2018 年重组后分红率稳定在 35%以上。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消除市场的疑虑。
与此同时,公司财务费用持续攀升,2024 年达 19.27 亿元,较上年增加 4.12 亿元。尽管公司表示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超 40 亿元,在手货币现金达 106.9 亿元,但如此大手笔分红是否会影响企业未来发展资金,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豫园股份商业零售板块的表现却颇为亮眼。2025 年第一季度,豫园商城销售额同比增长 69%,成为公司罕见的业绩增长点。这一成绩主要源于公司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
通过举办2025 年蛇年豫园灯会、豫园仲春花朝节等特色活动,结合灯光效果、演艺表演和互动体验,豫园商城打造了独特的消费场景,成功吸引客流,推动销售回暖。
上海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豫园商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上海计划在黄浦区打造“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目标是实现黄金珠宝类商品年销售总额超千亿元。作为这一功能区的核心,大豫园地区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
商业零售的复苏表明,传统业态依然具有发展潜力,关键在于如何融合文化元素和创新体验,以适应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对于豫园股份而言,这或许是一条值得深入探索的转型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