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南京银行,何以“暴富”?

    2025-05-13 10:01:42 来源:正经社
      上任南京银行董事长一年多以后,谢宁交出了一份“双增”的亮眼成绩单。

      4月28日举行的南京银行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他用了“双U型曲线”来描述2024年以来的运营业绩。

      财报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南京银行走出了2021年以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双双下滑的态势,营业收入分别实现了11.32%和6.53%的同比上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9.05%和7.06%。

      不过,解剖南京银行的盈利来源不难发现,谢宁口中的“双U型曲线”主要来自债券市场的优异表现而带来的“暴富”,可持续性值得深究。

      1

      债券投资成主力

      2021年至2023年,南京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一直呈下行趋势,到2023年已经分别从18.74%和21.04%下降至1.24%和0.51%。

      2024年出现大幅反弹,营收突破500亿元,达到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突破200亿元,达到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

      2025年一季度,上述两大业绩指标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势头。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11.32%的营收同比增速,不仅创下南京银行近三年来的新高,而且名列2024年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A股上市银行的第一位;9.05%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同样位居上市城商行的前列。

      图片

      南京银行2024年的利息净收入相较于2023年有所改善,但仅同比上涨4.62%。改善明显的是非利息净收入:达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占营收的比重从2023年的43.64%提升至47.04%;其中,增长最突出的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猛增了329.48%,达到73.77亿元,对净利润的贡献率达36.22%。

      所谓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简而言之就是会计期间内,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及套期保值业务等资产或负债进行重新估值时,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账面价值发生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024年,南京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99.89%,从2023年的17.46亿元激增至73.69亿元。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南京银行在主业之外,还热衷于债券投资,自国家 1997年成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之初就开始涉足,由此还获得了 “债券之王” 的雅号。截至2024年末,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达41.7%,名列已经已公布财报的29家A股上市银行的第三位,仅次于杭州银行(46%)和宁波银行(44%)。

      换言之,主要是债券市场的优异表现拉动了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突然大幅上升,南京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表现的那样乐观。

      2

      信贷违规成挑战

      与此同时,南京银行的风控内控问题同样面临挑战。

      一是监管处罚频发,内控合规短板显著。

      正经社分析师根据公开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获悉,近5年南京银行累计收到罚单40多张,涉及员工伪造存单、私售理财、骗贷等。仅2024年就收到罚单14张,罚款总额达758万元,信贷业务违规罚单占比达85.7%(12张),涉及金额691万元。单笔超100万元的罚单3张,合计610万元。

      二是零售业务风险攀升,消费贷与信用卡不良压力突出。

      2024年,南京银行个人银行业务首次出现亏损。2023年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达28.49亿元,2024年转为亏损11.99亿元,降幅达142.12%。

      个人银行业务由盈转亏的背后,是消费贷快速扩张带来的信用风险,突出表现为:

      (1)不良率分化。个人贷款不良率达1.29%,显著高于对公贷款的0.66%。

      (2)不良生成加速。2024年新生成不良贷款约140亿元,不良生成率1.1%,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核销不良贷款132.86亿元,同比激增54亿元,显示风险处置力度加大。

      (3)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2024年首批转让个人不良贷款1.14亿元,涉及1007户,人均欠款11万元。

      三是资本与拨备承压,风险抵御能力边际弱化。

      尽管南京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可能限制它的风险缓冲空间。2024年末,南京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36%,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8.89%,已经逼近监管红线(7.5%)。

      同时,拨备覆盖率还不断收缩,从2023年的355.58%,降至2024年的335.27%;2025年一季度,又进一步降至323.69%,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减弱。

      2023年12月,1976年出生的谢宁从央行系统空降南京银行出任党委书记,次年初正式就任董事长时,南京银行的运营业绩正陷入低谷,营收增速降至近6年来的最低点,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

      图片

      一年多后,从财务数据上看,南京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已开始调头向上。问题是,这种势头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正经社将持续关注。【《正经社》出品】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