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华生物迷局:子公司分红千万母公司巨亏,谁在蚕食中小股东利益?
2025-05-13 10:53:06
来源:知谭商业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近日,科华生物(002022)因财务数据呈现出的诡异反差,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母公司深陷亏损泥潭,子公司却大手笔分红,这种“子肥母瘦”的畸形格局,不仅刺痛了投资者的神经,更撕开了企业治理乱象的冰山一角。
在东方财富股吧,投资者的质疑声浪此起彼伏。有人直指科华生物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暗藏玄机,治理结构模糊、利益分配失当等问题浮出水面,一场关乎上市公司与控股子公司治理规范的讨论正在上演。
图片
财务数据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市场的警觉。2025年一季度,科华生物旗下控股子公司西安天隆豪掷4285万元进行利润分红,而同一时期,母公司却吞下5326万元的亏损苦果。这种鲜明的对比,在企业集团中虽非孤例,但当子公司红利外流与母公司持续亏损形成强烈反差时,资金流向与治理合理性瞬间成为舆论焦点。
更令人咋舌的是,西安天隆部分少数股东身份特殊——他们身兼科华生物董事会及高管要职。这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特殊身份设定,让分红决策的公正性与透明度蒙尘,潜在的利益输送风险如乌云般笼罩,投资者对其中隐藏的暗箱操作充满担忧。
深入剖析科华生物与西安天隆的股权架构,“内部人控制”的隐忧愈发凸显。西安天隆深耕分子诊断和体外检测领域,盈利能力强劲,本应是母公司的利润支柱。然而,部分原始股东在并入上市公司体系后仍保留股权,且在上市公司担任关键职位,形成典型的“内部人控制”困局。在此格局下,子公司利润优先流向少数高管股东口袋,母公司却背负运营成本与整合风险,财务压力与日俱增,最终沦为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的牺牲品,治理危机一触即发。
这起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折射出A股上市公司在并购整合与子公司管理中的共性顽疾:对子公司财务管控乏力、合并后治理机制形同虚设、股东利益分配失衡。法律虽赋予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实质控制权,但现实中,当子公司少数股东话语权过重且兼任母公司高管时,监督机制便如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
面对乱象,监管介入刻不容缓。中国证监会、交易所需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核力度,尤其是子公司重大财务行为,必须从严审查。独立董事与审计机构更应恪尽职守,杜绝形式审计与监督失灵,筑牢资本市场的合规防线。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财务透明、治理清晰、分配合理是投资信心的根基。但在“内部人控制”的阴影下,中小投资者往往束手无策,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此次科华生物事件,是对企业长期治理能力、价值创造逻辑和利益分配公平性的一次全面大考。
子公司分红本是正常经营行为,但当它演变成母公司亏损、股东利益受损的导火索,必然会引发监管与市场的雷霆关注。科华生物的教训警示所有上市公司:唯有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方能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的共赢。
来源:知谭商业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