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正扬科技上市八年未果!这家传感器巨头暗藏五大致命风险

    2025-05-14 10:45:57 来源:科技与消费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正扬科技”)堪称 “长跑选手”。自 2017 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以来,其 IPO 进程已耗时近八年,期间多次更换保荐机构、调整募资方案,却始终未能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光鲜的行业龙头光环下,这家看似稳健的企业实则暗流涌动。结合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与行业动态,其上市之路受阻的背后,至少存在五大不容忽视的风险。

      一、财务数据剧烈波动,盈利质量堪忧

      正扬科技的财务表现犹如坐过山车。2021 至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3.27 亿、19.29 亿、22.99 亿,净利润分别为 2.86 亿、1.86 亿、1.96 亿,营收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为负值。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净利润波动幅度远超营收:2022 年净利润同比暴跌 35.05%,2023 年仅微增 5.29%,这种 “大起大落” 的业绩表现与主板要求的 “持续经营能力” 明显相悖。

      现金流方面,尽管 2023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所改善,但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 50% 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令人费解的是,2022 年在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公司却进行了 4.05 亿元的 “清仓式分红”,占三年累计净利润的 60.63%,这种 “左手分红、右手募资” 的操作,被市场质疑为 “掏空式套现”。

      二、专利诉讼缠身,技术独立性存疑

      正扬科技的核心业务 —— 尿素传感器虽连续九年国内市占率超 50%,却在全球化竞争中遭遇 “专利绞杀”。2020 年,美国企业 SSI 以侵犯两项汽车传感器专利为由提起诉讼,2024 年 10 月法院裁定正扬科技需支付 1.17 亿元赔偿,目前案件仍在上诉中。更严重的是,公司新能源产品研发同样深陷争议:曾投入超 9000 万元的 ADAS 系统研发项目因战略调整终止,相关固定资产报废并折价处理;而其宣称 “自主研发” 的 VCU 控制器,实际依赖向广州领世采购技术授权,甚至以股权减资形式换取研发成果使用权。这种技术依赖于研发投入的低效,暴露出其核心竞争力的脆弱性。

      三、行业转型阵痛加剧,新能源布局遇挫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正扬科技赖以生存的内燃机尾气后处理业务面临需求萎缩风险。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募资 12 亿元扩产新能源产品(如冷板、PHU 加热器等),但 2023 年新能源收入仅占 0.38%,毛利率持续为负,且未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更讽刺的是,其募投项目在上市前夕两度调整,新能源产能从最初的 10 万套 / 年骤增至 800 万套 / 年,这种 “突击扩产” 被质疑为迎合资本市场热点,而非基于真实市场需求。

      四、产业链话语权薄弱,客户集中度风险高企

      正扬科技的供应链地位堪称 “夹心饼干”:2023 年经营性资产(应收类)达 6 亿元,远超经营性负债(应付类)的 2.1 亿元,显示其对上下游议价能力不足。客户结构上,公司高度依赖商用车领域,前五大客户包括戴姆勒、东风、一汽等,收入占比长期超 40%。这种单一市场结构使其业绩与商用车行业周期深度绑定 ——2022 年国内商用车销量下滑 25%,直接导致公司营收同步萎缩 17.1%。

      五、监管问询密集,上市合规性存疑

      深交所的两轮问询函直指公司 “命门”:首轮要求说明业绩下滑与境外收入激增的合理性,二轮则聚焦募资用途调整与 “清仓式分红” 的合规性。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 2024 年 6 月将募资总额从 15 亿降至 12 亿,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比例压降至 12.5%,以规避 “补流超 20%” 的监管红线,这种 “精准调控” 被市场解读为 “闯关式调整”。更关键的是,其历史沿革中曾存在股权代持、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等问题,尽管实控人承诺兜底专利诉讼赔偿,但监管层对其治理规范性的疑虑仍未消除。

      公司发展简述

      正扬科技成立于 2004 年,总部位于东莞,是全球主要的汽车传感器及尿素箱总成供应商,核心产品尿素传感器国内市占率连续九年超 50%,客户覆盖戴姆勒、卡特彼勒等全球 100 余家主机厂。2017 年启动上市计划后,公司多次调整募投方向,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但受行业周期、技术瓶颈等因素制约,转型成效未达预期。截至 2025 年 5 月,其 IPO 仍处于深交所第二轮问询阶段,上市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在传感器行业智能化、电动化的浪潮中,正扬科技的困境折射出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的典型矛盾:既要维持存量市场的基本盘,又需在新兴领域实现突破。然而,频发的财务异常、技术依赖与合规风险,使其在资本市场的长跑中逐渐掉队。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家 “传感器巨头” 究竟是价值洼地还是风险陷阱,或许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