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广汽埃安从千亿估值到员工持股风波:IPO搁浅背后的销量滑坡与信任危机

    2025-06-30 11:54:31 来源:财鲸眼 作者:小鲸
      —

      引言:

      “ 从千亿估值的资本宠儿到员工持股风波的舆论焦点,广汽埃安用三年时间演绎了新能源车企的冰火两重天,当2025年前5月销量再跌11.77%,这场由IPO搁浅引发的信任危机,正考验着传统车企转型的韧性底线。”

      
    广汽埃安从千亿估值到员工持股风波:IPO搁浅背后的销量滑坡与信任危机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794 名员工用近 18 亿元真金白银押注的股权激励计划,在三年后演变成 "强制清退仅能收回 42%" 的网络传言时,广汽埃安正陷入一场由资本市场预期落差引发的信任危机。2025 年 6 月,这场风波以 "车圈恒大" 的骇人标签冲上热搜,将这家曾估值超千亿的新能源车企推至舆论风口 —— 员工持股计划是否已成为定时炸弹?IPO 搁浅背后是市场遇冷还是战略失焦?当 2025 年前 5 月销量同比下滑 11.77% 至 8.88 万辆,这家昔日全球纯电销量第三的企业,正面临混改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股权锁定期撞上还款节点:员工持股计划为何引爆舆情?

      2022 年那场被视为 "国企混改标杆" 的员工持股计划,如今成了争议焦点。根据公告,679 名埃安员工与 115 名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以非公开协议增资方式,共同持有埃安 4.55% 股权,锁定期五年至 2027 年。时任董事长曾庆洪曾以 "总经理抵押房产认购 2000 万元" 为例,描绘上市后 "股权翻倍" 的愿景,但现实是:2025 年 6 月底,员工们迎来的不是 IPO 敲钟声,而是 "偿还贷款本金" 的通知。

      网络传言中 "强制清退仅得 42% 本金" 的说法,虽被广汽埃安以 "恶意造谣" 驳斥,但前总经理古惠南 "退休后仍按期支付利息" 的自证,恰恰折射出员工对估值缩水的焦虑。更关键的矛盾在于退出机制:按规定,离职员工需按上一年净资产退股,却要等到 2027 年才能取钱。有离职员工向媒体透露,若按 2024 年净资产计算,当前股权价值较 A 轮融资时的千亿估值已大幅缩水,这与冯兴亚 "利息负担不重" 的官方表述形成鲜明对比。

      销量三连跌与 IPO 无期:新能源赛道的 "埃安困境"

      员工持股风波的本质,是埃安高速增长神话的破灭。2023 年 48 万辆的销量巅峰后,2024 年 37.49 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 21.9%,2025 年 5 月单月销量更暴跌 39.91% 至 3.04 万辆。这种下滑与高端化遇挫直接相关 —— 定位 30 万元级的昊铂品牌,2024 年销量仅 1.44 万辆,旗舰车型 Hyper GT 月销不足千台,与比亚迪、特斯拉的差距持续拉大。

      IPO 进程的停滞则让估值泡沫加速破裂。2022 年 A 轮融资 182.94 亿元时,埃安估值达 1032 亿元,相当于母公司广汽集团市值的 80%。但 2024 年港股 IPO 计划撤下后,资本市场对其态度急转直下。冯兴亚坦言 "当前并非上市最佳时机",转而提出集团增发收购股权、股东分红等替代方案,但这些措施能否安抚持股员工,仍是未知数。

      番禺行动与转型阵痛:传统车企的新能源突围战

      在埃安展厅客流减少的同时,广汽集团总部正推进一场名为 "番禺行动" 的激进改革。2024 年 11 月启动的三年计划,试图通过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IPD 产品开发体系导入等措施,将产品开发周期从 30 个月压缩至 18-20 个月,并实现采购成本下降 10%。这种变革源于广汽集团自身的业绩压力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8.24 亿元,同比下滑 81.4%,2025 年一季度更亏损 7.32 亿元。

      但改革效果尚未显现。埃安当前主力车型仍集中在 15-20 万元区间,面对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等竞品的价格下探,市场份额被持续蚕食。冯兴亚强调 "聚焦埃安估值提升",但在特斯拉 Model 2 量产在即、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下,留给埃安调整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窄。

      至此,对于广汽埃安的辟谣声明网络传言或许对外界来说有所缓解,而实际的影响可能只有其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员工才能真正体会。

      —

      尾声:

      “ 当古惠南的微博评论区出现"股权不能变现、工资还降了"的员工留言时,广汽埃安的困境早已超越个案范畴。它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行业命题:在新能源赛道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的阶段,传统车企通过员工持股绑定发展的模式,如何在资本市场遇冷与销量承压的双重压力下维系信任?或许正如冯兴亚所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把估值做大",但在车市淘汰赛加剧的2025年,这需要的不仅是战略决心,更是产品力与资本市场信心的双重重建。”

      (提醒:文中部分观点来源于长江商报等权威媒体公开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