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银行的麻烦还在继续
2025-06-30 11:57:23
来源:南方来讯
作者:周宇恒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安监管分局,对江西银行吉安分行开出120万元罚单,违规事由涉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处理不当、银承垫款违规处理以及虚列费用等多项问题,相关责任人也同时面临54万元的个人处罚。
不过,江西银行此次遭罚并非偶然,实则是其近年来频触监管的系列问题。
近些年来,江西银行的合规问题呈现密集爆发的态势。今年4月,江西银行因违规处置不良贷款再次被萍乡监管分局处罚40万元;去年12月,萍乡分行因投资收益违规处置风险资产被罚4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一般主承销商执业情况评价结果显示,江西银行因业务能力薄弱且合规性差被评为D类,这一评级结果直接影响其债券承销业务的市场地位。
从2018年6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首批在香港上市的城商行之一,到如今陷入经营与治理的双重困境,江西银行的遭遇也是区域性银行在新金融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
1.
2024年,江西银行的财务数据实现了微幅增长,营业收入达到115.59亿元,同比增长2.32%,归属股东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2%。然而,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经营压力。
据江西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依赖3.45亿元的所得税抵免,而税前利润实际下降25.54%至7.52亿元,创下近年来新低。
从收入结构看,江西银行对利息净收入的依赖度较高。2024年,利息净收入为86.03亿元,占总营收的74.42%,但同比减少1.72%。
同时,江西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NIM)从2021年的1.94%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1.64%,高依赖、低增长的模式,使得江西银行在市场环境变化中面临较大压力。
在资产质量方面,问题更为突出。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76%。
此外,江西银行资产质量承压明显。2024年不良贷款率达2.15%,高于行业均值,且在贷款总额增长4.76%的情况下,不良余额仍增2.89亿元至75.88亿元,风险管控压力持续。
更值得关注的是拨备覆盖率下滑。该指标从2021年188.26%降至2024年160.05%,不仅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更逼近150%的监管红线,风险缓冲空间已明显收窄。
与此同时,江西银行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3.76亿元,同比增长10.68%,其中金融投资减值4.5亿元,同比激增190.63%,投资业务风险也暴露了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银行三季度末与年末财务数据存在异常波动。
根据中国货币网披露信息,江西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四季度单季分别提升0.67和0.74个百分点,净资产增加21.02亿元,这种季末突增现象在银行业较为罕见。
2.
江西银行深陷治理危机,其根源在于高管层的系统性腐败。2022年3月,江西银行原董事长陈晓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随后其在任期间的多名高管相继落马。
2024年11月,江西省监察委员会将江西银行原副行长俞健涉嫌贪污、受贿、违法发放贷款、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移送检察机关。此前,原副行长兼董秘徐继红、萍乡分行原行长冯亮、原南昌银行副行长黄文杰也先后被查。
江西银行的高管腐败问题,更是直接传导至业务层面的合规风险。
2022年8月,央行南昌中心支行对江西银行开出300万元罚单,涉及11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就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基础合规要求。
2023年6月,江西银行一次性收到13张罚单,涉及19项违法违规事实,累计被罚810万元,创下该行单次处罚金额纪录。违规事由覆盖信贷管理、反洗钱、内控制度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
更要紧的是,管理层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治理风险。2021年10月,原行长罗焱因管理风格及理念与业务发展需求不一致被解聘,而这种表述在上市银行高管变动中也极为罕见。
目前,江西银行董事长曾晖已55岁,两位副行长程宗礼、蔡小俊均已任职近14年,远超银保监会7年轮岗期限,年龄均达59岁,高管梯队断层问题明显。
近期,王一尘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层人员不足问题,但深层次的治理结构优化仍需时日。
从监管处罚的频次和性质来看,江西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置方面屡次违规,自2022年以来已第四次因此类问题被罚,意味着其内控体系建设仍存在根本性缺陷。
总的来说,在金融监管趋严、区域经济分化加剧的环境下,中小银行面临的生存压力与转型挑战日益复杂,江西银行或需在治理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