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农商行:绿色金融突围背后,业务结构单一与净息差压力亟待破解
2025-07-18 09:29:51
来源:分支行观察PLUS
作者:宝剑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江苏兴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化农商行”)作为江苏省兴化市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凭借深耕区域经济和“三农”服务的定位,近年来在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及绿色金融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增长动能。然而,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化和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其业务结构单一性、盈利能力承压以及市场风险管理压力等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区域龙头地位稳固
但业务结构单一性风险凸显
截至2024年末,兴化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达772.57亿元,较2022年增长27.96%,年均增速12.12%;存款余额646.34亿元,贷款余额48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5%和9.14%。在兴化市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37.86%和34.20%,稳居当地银行业首位。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广泛的网点布局(61个营业网点覆盖城乡)和对本地产业的深度嵌入,以及储蓄存款的高稳定性(定期储蓄占比80%)。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净利润5.02亿元,尽管受净息差收窄影响(净息差从2022年的2.50%降至1.89%),但通过投资收益的快速增长(6.66亿元,同比增7.84%)部分对冲了存贷业务的利润下滑。
然而,业务结构的单一性成为隐忧。截至2024年,贷款业务仍占总资产的62.27%,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及建筑业的贷款集中度高达87.60%,行业风险高度聚集。若金属制品业或房地产产业链出现系统性风险,其资产质量可能受到直接冲击。此外,尽管绿色金融业务投放28笔、1.81亿元,但其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仅为2.34%,难以形成对传统业务的有效替代。这种过度依赖传统行业的信贷投放模式,在经济周期波动或政策调整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盈利能力承压
净息差持续收窄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兴化农商行的盈利能力面临多重挑战。2024年,其净息差降至1.89%,较2022年下降0.61个百分点,主要受存款成本刚性上升和贷款定价下行的双重挤压。尽管该行通过压降运营成本(成本收入比从34.89%降至31.51%)部分缓解了压力,但利息净收入仍同比下降4.61%至7.55亿元。非息收入占比偏低(2024年投资收益占营收的21.91%)进一步制约了利润增长的多元性。对比同业,2023年太仓农商行的净息差为2.30%,淮安农商行为2.12%,兴化农商行的息差劣势已显。若未来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或LPR进一步下调,其盈利空间可能进一步收窄。
市场风险管理压力上升
利率敏感性资产占比过高
兴化农商行的资产端以利率债(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为主,2023年投资资产中利率敏感性资产占比超过60%。这一结构虽提升了流动性,但也放大了市场利率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2024年,随着央行可能降准降息以刺激经济,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该行持有的长期限利率债面临估值下跌和再投资收益降低的双重风险。此外,其同业存单发行计划(2025年拟发行20亿元)虽有助于补充中短期负债,但若市场利率快速上行,可能推高付息成本,进一步压缩净息差。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同业存单的票面利率为2.80%,而2024年同期限同业存单的市场利率已升至3.0%左右,隐含着潜在的利差收窄风险。
股东结构分散
关联交易风险可控但需警惕
兴化农商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张家港农商行持股20%,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9.73%,无实际控制人。这种分散化结构虽降低了股权集中带来的治理风险,但也可能影响战略决策的效率。在关联交易方面,2024年关联交易表内外授信净额为5.69亿元,占资本净额的8.80%,均为正常类贷款,风险敞口较小。然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第四大客户为该行前二大股东,贷款金额2.17亿元,占资本净额的3.36%。尽管当前风险可控,但若该股东自身经营状况恶化,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连锁反应。此外,部分股东(如兴化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为6.51%,需关注质押率变化对银行稳定性的潜在影响。
绿色金融创新亮眼
但业务结构优化仍需提速
兴化农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值得称道。2022年发行的1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已全部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碳中和项目,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放28笔绿色贷款,金额达1.81亿元。这些项目涵盖工业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城乡公共交通升级及农业农村环境治理,覆盖兴化市多个重点产业领域。例如,三诚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节能量540.70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62.32吨;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则通过替代燃油车辆,年减排二氧化碳4027.16吨。这些实践不仅助力地方实现“双碳”目标,也强化了该行的社会责任形象。然而,绿色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并未显著改变其业务结构的单一性。截至2024年,贷款业务仍占总资产的62.27%,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及建筑业的贷款集中度高达87.60%,行业风险高度聚集。这种过度依赖传统行业的信贷投放模式,使得该行在经济周期波动或政策调整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例如,若金属制品业或房地产产业链出现系统性风险,其资产质量可能受到直接冲击。
面对上述挑战,兴化农商行或需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业务结构,降低对传统行业的依赖。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信贷投放,分散风险,获取更高收益。二是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动态调整资产久期,增加浮动利率债券配置比例,同时探索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波动。三是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非息收入占比。例如,通过线上化平台拓展财富管理、跨境金融等轻资本业务,减少对存贷利差的依赖。此外,兴化农商行还需加强内部治理,完善股东行为监管机制,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的累积。
兴化农商行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金融支柱,其稳健的资产质量和绿色金融创新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行业竞争加剧和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唯有通过业务多元化、风控精细化和治理现代化,才能实现从区域龙头向高质量发展标杆的跨越。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