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宇人2023年8月上市,上市前质疑声不断,但监管层视而不见,现在恶果出现了吧?不过受伤的还是散户们
2025-07-20 20:38:17
来源:财报风云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2023 年 8 月 17 日,科创板的锣声为信宇人敲响,这家号称 “锂电智能装备领跑者” 的企业风光上市。可谁能想到,上市还不满两年,曾经的光环就变成了枷锁。2024 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微增 4.75% 至 6.22 亿元,净利润却暴跌 208.41% 至 - 6326 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跌至 - 7927 万元。而这一切,其实早有预兆,上市前质疑声就没断过,可监管层偏偏视而不见,如今恶果显现,受伤的终究是散户。
一、上市前问题缠身,质疑声此起彼伏
信宇人上市前的财务状况就透着不对劲。2019 年至 2021 年报告期内,公司严重依赖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2019 年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达 1077.76 万元,可就算有这笔补助,公司依旧亏损。2020 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更是高达 101.86%,这意味着没了政府补助,公司当年利润就是负数。税收优惠方面,2020 年和 2021 年税收优惠金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39.87% 和 79.81%,这业绩水分有多大,明眼人一看便知。
更让人不安的是实控人的操作。实控人曾芳从 2016 年进入公司股东行列后,就一路减持套现。几次股权转让下来,共套现 4500 万元。在公司即将上市的关键时期,实控人忙着套现离场,这背后的心思耐人寻味,难道是早就知道公司经不起市场考验?
供应商方面的问题也很扎眼。2021 年第五大供应商杰富有限成立于 2021 年 3 月,成立当年就成为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超千万元,可其 2021 年社保缴纳人数仅 1 人。另一供应商弘廷有限在 2019 年至 2021 年社保缴纳人数都是 0 人,却能连续多年成为前五大供应商,交易金额还不断提升。这样的供应商关系正常吗?监管层就没打个问号?
财务指标上,信宇人更是没法看。报告期内毛利率虽有小幅度上升,但总体仍比可比上市公司均值低不少。资产负债率在 2019 年与 2021 年都超过了 70% 的红线,且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研发费用率还逐年走低,2019 年 19.37%,2020 年 10.57%,2021 年 7.72%,这哪像是一家要在科创板上市、号称有技术壁垒的公司该有的样子?
还有董事履历 “时空错乱”。董事王家砚称 2006 年 4 月至 2019 年 5 月任深圳市睿德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但该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6 月,入职时间比公司成立时间还早一年多。独立董事陈志坚称 2008 年 1 月至 2014 年 8 月在深圳邦德会计师事务所任审计部首席合伙人,可该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11 月,入职时间比公司成立时间早 10 个月。这样明显的错误,招股书里堂而皇之地写着,审核时就没人发现?
二、监管层视而不见,绿灯放行
科创板的定位是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上市审核本应更加严格,把好入口关。可面对信宇人这么多明显的问题,监管层却选择了视而不见。是没看到这些质疑,还是看到了却觉得无关紧要?
信宇人依赖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维持利润,实控人疯狂套现,供应商关系诡异,财务指标逊色于同行,董事履历存在明显差错,这些问题随便拎出一个都值得深入核查。可最终,信宇人还是顺利拿到了上市通行证,于 2023 年 8 月 17 日登陆科创板,募资 5.06 亿元。当时券商研报还纷纷吹捧,将其与 “新能源装备自主可控” 等宏大叙事捆绑,给散户画了一个大大的饼。
监管层的职责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可在信宇人上市这件事上,监管层的审核把关显然没做到位,为后来的恶果埋下了伏笔。
三、上市即变脸,恶果接连显现
上市的锣声仿佛成了业绩变脸的信号。2024 年信宇人营收仅微增 4.75%,净利润却暴跌 208.41%,扣非净利润更是跌超 340%,这哪里还有半点 “锂电智能装备领跑者” 的样子?
曾经募资要投的三大项目全部延期,智能装备制造项目还两次推迟工期,投产日从 2024 年拖到了 2026 年。募资时说得天花乱坠,要攻克 “固态电池设备国产化” 难题,结果钱到手了,项目却迟迟不见进展,这不是忽悠人吗?
资产质量也跟着坍塌。2024 年经营现金净额为 - 0.94 亿元,已连续三年经营现金净流出。应收账款更是高达 82.17 亿元,连续数年高增长,短期借款从 2023 年的 10.47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末的 25.75 亿元,增长超 15 亿元。公司解释说是电池行业账期长,下游不景气导致客户回款困难,可这难道不是上市前就该预见的风险?现在把烂摊子甩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合适吗?
更要命的是,信宇人在行业里根本没什么优势。和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利元亨等同行相比,业务规模小,市场份额差距明显。锂电设备行业本就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信宇人没有规模优势还被迫跟进降价,毛利率大幅下滑,2024 年锂电池干燥设备甚至出现毛亏损率。大客户依赖度还奇高,2024 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高达 61.24%,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 86.33%,一旦大客户有变动,公司业绩必然大受影响。
技术路线的更迭更是给了信宇人致命一击。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加速布局固态电池,干法电极技术可能颠覆现有涂布设备市场,信宇人重金投入的辊压分切产线还没满产就面临淘汰风险。所谓的 “技术壁垒” 不堪一击,这和上市前吹嘘的 “手握 89 项发明专利” 形成鲜明对比。
四、散户成最终受害者,部分股东与高管一直在减持!
股价的表现最能说明问题。从上市时的风光到如今的业绩暴跌,股价一路下行,散户们被深度套牢。十大流通股东中半数在 2024 年末、2025 年一季度末减持,第一大、第二大流通股东更是连续减持,他们倒是能及时止损,可普通散户呢?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资金缩水。
信宇人带病上市,监管层审核把关不严是重要原因。如果上市前能对那些明显的问题从严审核,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恶果已经出现,受伤的还是无辜的散户。
希望监管层能从信宇人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严格把控上市公司质量,别再让这样的 “问题公司” 轻易登陆资本市场。也提醒散户们,投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所谓的 “技术故事”“巨头绑定” 所迷惑,实实在在的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才是根本。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