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闪回科技:千亿回收市场中的“负翁”玩家

    2025-08-15 09:34:59 来源:火灵才经
      当“以旧换新”成为环保时尚,这家公司却在堆积如山的旧手机中越陷越深。

      在政策推动的二手消费电子回收热潮中,閃回科技(以下简称“閃回”)的招股书却撕开了一道裂缝——这家号称覆盖全国75,000家零售店、年采购超百万台二手手机的“行业先锋”,正深陷负债泥潭,毛利率薄如刀片,甚至连年亏损仍要靠拆东墙补西墙续命。

      01 上游依赖:命脉握在别人手中

      閃回的商业模式看似稳固:与主流手机品牌、运营商和大型商户合作,通过“以旧换新”渠道低价回收旧手机,翻新后转售给下游商户。2021至2024年,其采购量从103.3万台增至128.6万台,采购金额从5.38亿元飙升至10.36亿元。

      华丽数据背后是致命软肋:閃回几乎将所有鸡蛋放在上游合作伙伴的篮子里。招股书直言,若与这些“金主”关系恶化,公司将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更讽刺的是,閃回对这些合作伙伴的议价能力极低——为保住回收量,它不得不持续提高采购价和支付销售佣金,甚至垫付消费者购新机的促销折扣。

      这种卑微姿态,直接导致其毛利率从2021年的8.2%腰斩至2024年的4.8%。在行业成本高企的背景下(采购成本占销售成本近90%),閃回成了夹缝中的“搬运工”,利润被上下游挤压得所剩无几。

      02 低毛利困局:越卖越亏的怪圈

      行业研究显示,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的净利润近年持续下滑。以头部企业中再资环为例,其市占率虽达21%,却受困于基金补贴延迟发放与标准下调,经营压力巨大。而閃回作为中间商,处境更为尴尬。

      2021至2024年,閃回收入从7.5亿元增至12.97亿元,但同期亏损却累计达2.5亿元。2022年及2024年,亏损扩大主因正是“毛利减少”。公司解释称:销售端价格由市场决定,竞争激烈无法转嫁成本上涨。换言之,卖得越多,可能亏得越狠。

      更荒诞的是现金流——连续四年经营现金流为负,2023年净流出4780万元。公司坦承:“未来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现金以支撑经营”。一边是堆积如山的旧手机,一边是不断失血的账本,閃回的“增长”更像一场危险的走钢丝游戏。

      03 债务黑洞:靠“财技”粉饰的危墙

      翻开閃回的资产负债表,触目惊心:2025年6月流动负债净额达7.22亿元,负债总额7.14亿元。这些债务中,“赎回负债”占比近90%,源于早期融资中向投资者签下的对赌协议。

      为掩饰危机,閃回在招股书中轻描淡写:“上市后优先权终止即可录得净资产”。但市场质疑不断:若上市遇阻,这些债务会否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4 隐私地雷:数据安全的“定时炸弹”

      随着《数据安全技术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技术要求》国标出台,二手设备隐私清除已成监管焦点。研究显示,全球仅23%的旧苹果手机被安全销毁数据,超54.2%的用户因隐私担忧将旧手机“封存”。

      閃回虽未披露数据泄露案例,但其招股书承认面临“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风险”。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达9880万元,且计提减值损失。若合作商户因数据纠纷拒付货款,或将引爆连锁反应。

      05 扩张后遗症:7万家门店的沉重负担

      为巩固供应链,閃回疯狂扩张线下网络,号称覆盖31省7.5万家零售店。但这种“摊大饼”模式代价高昂:租赁的11处物业中,5处存在产权瑕疵,面临被清退风险。

      更严峻的是,行业集中度正快速提升。2022年电子废弃物处理能力前五企业市占率已达48%,头部玩家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蚕食市场。閃回在招股书中坦言“未来未必维持增长率”——2024年收入增速已从2022年的22.6%骤降至12%。

      商业模式

      搭建“上游品牌商(以旧换新渠道)→閃回(回收/质检/翻新)→下游商户(批发销售)”的闭环平台。核心收入来自二手设备价差,高度依赖手机品类。

      宣称的竞争优势

      线下网络覆盖:合作75,000家零售店,触达低线城市消费者;

      主流品牌绑定:与手机品牌、运营商共建“以旧换新”促销体系;

      规模效应:年处理超百万台设备,摊薄运营成本。

      然而,当行业步入规范化洗牌期,閃回的“规模故事”正被债务、亏损和监管利剑层层解构。在二手经济的牌桌上,它能否避免成为下一个“负翁”,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