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云汉芯城IPO通关:一场“手工造富”的资本游戏

    2025-08-15 09:37:04 来源:科技与消费
      2025年7月31日,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注册终于获批,结束了长达40个月的“上市长跑”。这家自称“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用5.22亿募资额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光鲜标签,试图掩盖背后千疮百孔的经营真相。

      业绩腰斩,现金流断崖式崩塌

      云汉芯城的财报堪称“过山车式表演”。2021年行业高峰期,营收38.36亿、净利润1.61亿的辉煌数据,成为其冲刺创业板的敲门砖。然而行业周期一过,画皮瞬间撕裂:2023年营收暴跌至26.37亿,净利润缩水至7859万;2024年营收继续下滑至25.77亿,净利润仅8833万——不足巅峰期一半。

      更触目惊心的是现金流:2022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尚有1.88亿,2023年骤降至7517万,2024年更是断崖式跌至2044万,三年暴跌89%。公司辩称“优化债务结构”,实则暴露了靠输血续命的本质——原计划募资9.42亿中有4.2亿用于补流,因触碰监管红线被迫删除。

      手工录单:电商平台的皇帝新衣

      这家标榜“B2B线上商城”的企业,竟有近四成订单依赖销售人员手工录入。2020-2023年,手工录入订单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30%-40%,2022年高达17.44亿元。深交所现场质问:“线上商城是否形同虚设?”公司辩称“需短信确认合同”,却无法解释为何690人销售团队(占员工总数80%)沦为“人肉打字机”。

      更荒诞的是,审计发现大量客户收货电话和地址重复,甚至出现“客户地址即公司地址”的诡异记录。交易所直指收入真实性存疑,公司轻描淡写回应“金额较小”——而这几亿的“小金额”,恰是其闯关IPO的救命稻草。

      客户大逃亡与存货地雷

      三年内,5.6万家客户集体“用脚投票”。2022-2024年,退出客户数量高达1.3万、2.3万、1.9万家,新增客户却逐年萎缩至1.05万家(2024上半年),且客单价从9.52万暴跌至3.31万。客户流失如泄洪,新增客户却如滴水,公司辩称“行业周期影响”,却难掩竞争力缺失的事实。

      为粉饰业绩,公司冒险加大“先采后销”备货模式。2024年上半年该模式库存飙至1.03亿,远超“先销后采”的5007万。电子元器件迭代极快,一旦滞销立刻贬值。同行业对比显示,云汉芯城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异常波动,暴露其库存商品如同“定时炸弹”。

      环评造假与实控人套现疑云

      募投项目的“双面剧本”更显魔幻。招股书宣称投资1.34亿建“智能生产线”,环评批复却显示该项目实为喷漆扩产——产能从60万片/年暴增至192万片/年。当交易所质疑“是否变相搞房地产”,公司含糊其辞,而募资计划中1.4亿“场地购置费”赫然在列。

      创始人却早已落袋为安:IPO前夕,曾烨、刘云锋通过股权转让套现1.09亿。一边是经营现金流濒临枯竭,一边是实控人精准收割,“造富神话”的底色尽是韭菜汁。

      商业模式

      以自营B2B线上商城(云汉芯城网站)为核心,主营电子元器件分销(占营收98%),辅以亏损的PCBA贴片服务。采用“先销后采”(主模式)和“先采后销”(备货模式)结合,通过数据合作接入全球2500家供应商库存。

      宣称的竞争优势

      产业互联网平台:用大数据匹配供需,自称提升行业效率

      技术支持体系:提供元器件数据库、国产化替代方案等增值服务

      供应链资源:与TI、安富利等国际大厂合作,覆盖超1000万SKU

      讽刺的是,这些“优势”在财报中无处印证——研发费用率仅1.77%(2024年),发明专利仅17项且多与电商系统相关。当手工录单取代智能匹配,当库存积压吞噬现金流,所谓的“科技光环”,不过是招股书里一场精致的幻觉。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