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精创电气:一条毛利率45%的“冰链”,绑着十几颗随时炸裂的雷

    2025-08-24 17:06:51 来源:科技与消费
      把精创电气(下称“精创”)的招股书从尾到头翻三遍,你会得到一个荒诞的结论:这家公司一边把“冷链智能化”吹成下一个风口,一边把几乎所有能踩的坑都提前挖好了。下面十颗雷,颗颗带编号,欢迎逐条打脸。

      ——雷1:海外收入占54%,利润却要看特朗普脸色

      2024年外销2.66亿元,占比54%。听着很美,但汇率一波动就能把利润啃掉。2022年汇兑收益329万,2024年直接倒亏46万,利润表瞬间少了0.68%。别忘了美国大选年,关税、制裁、反倾销说来就来,公司一句“地缘政治风险”就带过,翻译过来就是:挣不挣得到钱,看华盛顿脸色。

      ——雷2:前五大客户年年换,最大客户占比从没超过3.5%

      招股书最爱吹“客户分散、风险可控”。可真相是:2022-2024年前五名客户名单年年变脸,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最高才4.5%。看似安全,实则说明一点——精创没有议价权,客户想换就换,一跑就是几千万的缺口。

      ——雷3:原材料占成本八成,芯片涨一次价就白干

      IC芯片、传感器、低压器三件套,成本占比2024年冲到79.91%。2021年芯片荒还心有余悸,公司把“无法转嫁成本”直白写进风险。翻译一下:上游一涨价,下游客户一句“合同价不变”,精创就只能干瞪眼。

      ——雷4:存货9,087万,占资产17%,跌价准备悄悄吃利润

      2024年末存货9,087万,其中30%是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冷链设备更新迭代快,一旦型号过时,跌价准备直接腰斩利润。别以为这是纸面风险,同行苏州新亚2023年就因存货减值亏掉全年净利的一半。

      ——雷5:政府补贴占利润近两成,断奶就哭

      2022-2024年政府补助稳定在1,300万左右,占利润比例20%上下。再加13%的税收优惠,公司三成利润靠“政策奶”。补贴退坡或高新资质被取消,利润表立刻塌方。

      ——雷6:应收账款7,785万,占收入15.6%,一年期以内占95%

      听着账龄健康,但别忘了冷链工程验收周期长,客户拖款是常态。只要1%坏账计提,就是78万利润蒸发;若宏观下行、客户资金链断裂,比例跳到5%,那就是390万,接近净利润的7%。

      ——雷7:募投产能一口气加50%,销量跟不上就是灾难

      募投项目“核心产线智能化改造”达产后产能+50%,盈亏平衡点收入3.03亿元。公司2024年收入才4.97亿元,相当于新增产能要靠再造一个“半个精创”才能吃饱。冷链行业增速一旦从两位数掉到个位数,新产线直接变财务黑洞。

      ——雷8:建设期两年净亏1,205万,利润表先挨刀

      招股书毫不避讳:建设期两年分别减少净利259万、947万。以2024年净利5,887万为基数,第二年直接砍掉16%。还没赚钱先流血,二级市场买单。

      ——雷9:实控人一家三口持股79.7%,小股东只有看戏份

      李超飞、李敏、李小凡合计控股79.7%,董事会7个席位家族占4席。公司章程再好看,也挡不住“一言堂”。关联交易、资金拆借、并购拍脑袋,小股东除了点赞别无他法。

      ——雷10:土地证“科教用地”当厂房,刚补完证就敢写“已整改”

      2023年土地用途还是“科教用地”,实际却当生产车间。2024年11月补证完成,招股书就轻描淡写“已整改”。可万一哪天规划局翻脸,搬迁费用、停产损失实控人兜底?别忘了承诺只是“全额承担”,真出事了先停产业绩炸雷,再慢慢打官司。

      精创卖的是冷链场景里的“神经末梢”——温度、湿度、颗粒物传感器+控制器+云平台,一条龙的“数据+硬件”生意。护城河有三:一是深耕冷链二十余年,客户黏性强;二是软硬件一体化,毛利率能做到45%;三是海外渠道早,54%收入来自海外,抗单一市场波动。只是,所有护城河都要用钱填:产能翻倍、研发迭代、海外仓布局,每一步都在放大上面的十颗雷。

      一句话总结:精创电气的故事很性感,但请先确认自己不是最后接雷的那个人。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