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艾为电气IPO惊曝财务造假,33%研发费用竟是“画”出来的!

    2025-09-17 08:26:10 来源:科技与消费
      当一家公司把“创新”写在招股书里,却把“造假”刻在账本上时,资本市场就该警惕了。深圳艾为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艾为电气”)的IPO之路,活脱脱是一出“财务魔术秀”——财政部一纸罚单踢爆其2022年虚增研发费用586万元,比例高达33%。更讽刺的是,这笔“画”出来的研发费用,竟成了其冲刺创业板的“技术背书”。

      一、财务造假:账本比产品更有“创意”

      根据财政部处罚书,艾为电气2022年的财务数据堪称“整容套餐”:货币资金虚减89%、应收账款虚减25%、存货虚减55%,甚至玩起了“应付股利消失术”(虚减100%)。而最打脸的,是其将研发费用硬生生“注水”33%——招股书却轻描淡写称2022年研发投入仅占营收5.35%。若技术实力要靠假账堆砌,投资者凭什么相信其所谓的“核心专利”?

      二、技术空心化:国产化口号喊得响,境外芯片买得欢

      艾为电气标榜“推动核心电子元器件国产化”,实则严重依赖境外供应商。2024年外协加工费占成本10.54%,车规级功率器件和芯片仍大量进口。相比之下,比亚迪半导体等企业国产化率已超70%。更可笑的是,其研发费用率(12%)竟低于销售费用率(15.3%)——重营销轻研发的“人设”,暴露了技术护城河的浅薄。专利数量和质量均落后同行,却敢募资2.6亿建研发中心,莫非是想用钢筋水泥堆砌“技术形象”?

      三、客户集中度:五大客户撑起84%营收,第一大客户占44%

      尽管招股书声称客户集中度“下降”,但2024年前五大客户仍贡献84.52%营收,其中第一大客户苏州中成占比43.72%。这种“绑在一棵树上”的生意,一旦客户砍单或压价,业绩崩盘只需一瞬间。更危险的是,公司应收账款逐年攀升,2024年达2.69亿元,占资产总额33%——卖出去的产品,收回来的全是“白条”,现金流游戏能玩多久?

      四、供应链风险:外协加工埋雷,国际博弈是定时炸弹

      艾为电气采用Fabless模式(无晶圆厂),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高达99%。外协生产虽降低成本,却将质量管控权拱手让人:若外协厂交货延迟或品控失误,公司可能面临客户索赔甚至停产。在中美科技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境外芯片断供风险如悬顶之剑——而艾为电气的“国产化替代”计划,至今仍是纸上谈兵。

      五、募投项目:土地没着落,环评没通过,9.3亿募资先圈为敬?

      公司募资9.3亿投入智能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但武汉研发中心地块至今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环评也未获批。更荒诞的是,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超3000万元,若市场需求疲软,这些“豪华基建”将直接吞噬利润。一边募资补流7000万,一边账上躺着4.12亿现金——这到底是融资,还是圈钱?

      在风口上“画饼”的“伪强者”

      艾为电气的故事,是新能源泡沫下的典型样本:财务数据注水、技术依赖进口、客户集中如走钢丝、供应链命悬一线。若其无法突破“画账本—冲IPO—套现离场”的资本路径依赖,即便上市成功,也难逃“裸泳者”原形毕露的结局。当风口退去,谁在踏实造车,谁在投机取巧,市场终会投票。

      商业模式:聚焦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控部件(如热管理控制器、车载电源),采用Fabless轻资产模式,依赖外协生产;客户为Tier 1供应商及车企(如比亚迪、吉利)。

      所谓优势:

      定制化能力:宣称软硬件技术平台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客户背书:打入头部车企供应链,报告期营收年复合增长约43%;

      毛利率维稳:综合毛利率约42%,但面临年降压力。

      残酷现实: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英飞凌级技术壁垒;核心器件国产化滞后;专利储备薄弱。所谓“优势”,在财务造假和供应链风险前不堪一击。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