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创业两年半就冲IPO,“华为老兵”许映童在着什么急?

    2025-09-17 08:49:41 来源:新曲线
      首次递表失效18天后,思格新能源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这家由“华为老兵”许映童于2022年5月创立的年轻企业,短短3年时间就走上了冲刺资本市场的道路,进展可谓神速。

      思格新能源专注的可堆栈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市场,是储能系统的一个细分市场,2024年约占储能系统市场的0.7%。

      根据“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成立两年后,按产品出货量计,思格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栈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的市场份额达28.6%,占同期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的0.6%及储能系统市场的0.2%。

      这家公司带有强烈的“华为属性”,从公司创始人许映童、总裁张先淼,到监事会主席及软件部负责人刘秦维、营销总经理乔凌子、解决方案销售总经理张嘉伟、全球品牌总监杨顺霞等多位核心高管,都是前华为成员。

      作为创始人的许映童,1999年加入华为,自无线产品PDT经理一路升至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在通信及新能源等多个板块历练多年。其曾用四年时间将华为逆变器做到全球第一,在行业中被奉为神话。

      这为这家公司平添了光环,也带来不少质疑。

      首先是其创业初期的代持。根据《招股书》的披露,自公司成立至2023年10月,许映童在思格新能源的全部股权通过其岳母、配偶杨婷来代持,公司总裁张先森,也有类似安排。

      有报道称,离职华为两个月后,许映童带着团队创立了思格新能源,进军光储领域。且《招股书》中也说,许映童自成立以来就担任CEO。既然带领团队创业,还担任CEO,却需要岳母和配偶来代持股份一年多,怎么看都像是为了绕过竞业协议的限制。而监管也对此发出质疑,要求其披露完整代持链条,核查是否违反华为竞业禁止协议。

      许映童出走以后,聚拢了一批华为的“老同事”创业,进军的还是光储赛道,相当于另立门户与华为“短兵相接”,并且就在短短的两年时间,直接就将产品做到了细分赛道全球排名第一。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是靠其“秘密武器”——自主研发的SigenStor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直接贡献了营收的90%以上。

      这款产品将传统户储系统中分散的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组、直流充电模块、能源管理系统(EMS)等五大部件高度集成,15分钟即可完成传统电工耗时一天的工作。以欧洲市场、澳洲市场电工稀缺、人工成本高昂的痛点,可谓是精准抓住了需求,也因此一炮而红。

      但思格新能源毕竟还只是个创业公司,专利满打满算也只有400多项,而华为在光储领域的专利储备可是超万项。目前,思格新能源没有与华为发生专利诉讼,但科技企业高管出走创业,与老东家出现专利诉讼、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的情况,实在是不胜枚举。

      据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许映童携一众华为员工离职创业,曾引发后者震怒。华为甚至向合作供应商宣布,一律不准接思格新能源的单子,还对思格新能源的前华为员工开出比离职前高50%薪酬的挖人条件。

      这样的背景下,思格新能源想要保证团队的稳定,想要博出一个未来,以最快速度把公司做大做强,把能够分给员工与投资人的蛋糕迅速做大,显然是见效最快的办法。而一家创业公司,能够把产品做好已经不易,想要打市场,只能依靠分销商了。思格新能源也在《招股书》中说了,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分销商。

      为了笼络住分销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利。2024年,思格新能源降低了SigenStor 的价格,并向分销商提供了更高的整体销售返利。今年前4个月,SigenStor 的价格再次下跌,思格新能源给出了同样的理由。2023年时,前五大客户贡献的营收占比,一度达到72.5%。2024年大幅下降至37.1%,但在2025年前四个月又回升至42.2%。

      靠着119家分销商构建的庞大网络,思格新能源快速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其主要市场位于海外,2023年、2024年,欧洲市场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到总收入的72.57%、60%。

      从营收来看,2022年的收入还是0,2023年的营业收入达到5830万元,到2024年更是坐火箭一般冲到了13.2亿元。2025年前4个月,其收入达到12.06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营收的91.36%。照此速度,今年营收相比去年翻倍是非常轻松的事。

      而在净利润层面,2023年还亏损3.73亿元,2024年已经扭亏为盈达到0.84亿元,今年前4个月直接超过去年全年达到1.87亿元;经调整后,2024年净利润超过1.5亿元,今年前4个月净利润超过4亿元,更加可观。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来看,2023年的-3.7亿元到2024年已经回升至-0.96亿元,到2025年前4个月,已经转正为2.99亿元,造血能力快速改善。

      从业绩的增长也可以看出,公司的成长速度极快。但即便成长再快,思格新能源冲刺IPO的节奏还是让人觉得有点着急。要知道去年12月首次递表港交所时,这家公司成立才不过两年半左右的时间。

      从2022年5月成立至2024年12月思格新能源首次递表前夕,思格新能源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已经获得累计6轮融资,金额超7亿元,估值从2.2亿元飙升至44亿元。其中,光是在刚刚成立,技术、产品还没有落地的2022年,就直接融了4轮资,高瓴创投、华登国际、沃赋创投、安达曼国际等多家机构一共投资了5.45亿元。

      IPO前,高瓴创投持股14.89%,为外部第一大股东,此外,华登国际、云晖资本、钟鼎资本、江苏高科产业投、余杭国投集团、天堂硅谷、国核投资等一众知名机构云集,为其构成了豪华股东阵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融资也并非没有附带条件。根据思格新能源与投资机构签订的上市对赌合约,若公司撤回IPO或上市遭到拒绝/退回,又或者并未在提交上市申请后的18个月内完成港股上市,则有可能触发相关赎回、撤资条款。第一次提交上市申请半年后失效,思格新能源目前已经二次递表,算上这次,也只剩下2次“试错”机会了。

      如果思格新能源能够赶在华为反应过来之前火速上市,这对许映童以及一众跟随其从华为出来创业的老同事,以及投资机构来说,自然是一场多赢的资本盛宴,许映童也将再次成就神话。但如果在这期间被华为反应过来,下定决心狙击,后果就难料了。

      对此,你怎么看?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