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被港交所盯上了
2025-09-17 09:12:55
来源:蔚蓝先声Lite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9月2日,港交所发布纪律声明,因2019年上市时的投资管理协议违规事件对港股生物医药明星企业复宏汉霖予以谴责,同时要求其联合创始人刘世高接受26小时合规培训。
这起事件源于复宏汉霖将29%的IPO募集资金1.17亿美元委托给承销商尚乘环球进行投资管理,但时至今日仍有6636万美元本金无法收回,折合人民币约4.75亿元。
与监管处罚形成对比的是,复宏汉霖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当亮眼。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50%,从15.20港元上涨至最高92港元,总市值突破460亿港元,这一轮上涨主要得益于其创新药管线特别是PD-L1 ADC药物HLX43的突破性临床数据。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2亿元,净利润3.9亿元,连续三年保持盈利状态。一边是历史遗留的合规问题,一边是创新药的突破进展,复宏汉霖正经历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01
这场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2019年复宏汉霖上市的关键节点。据港交所披露的详细信息显示,复宏汉霖IPO当日集资净额达31.47亿港元,其中由尚乘环球安排的配售资金为1.17亿美元,占总募集资金的29%。
就在上市首日,时任CFO张子栋代表公司与担任联席承销商的尚乘环球签署了一份投资管理协议。这份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将1.17亿美元IPO资金委托给尚乘环球进行投资管理,但问题在于该用途与招股说明书明确表述的资金用途存在明显偏差。
根据招股书,复宏汉霖明确表示将把90%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10%用于其他用途。然而实际操作中,近三分之一的资金被用于了投资管理,而这一重大变更从未得到充分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当时CEO的刘世高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相当有限。港交所调查发现,刘世高虽然收到了张子栋关于签署该协议的提议,但他既未参与与尚乘环球的磋商过程,也从未查看过协议文本,更没有将此事提交董事会审议。在上市次日,他仅凭张子栋的口头汇报就批准支付了350万美元的两年期管理费。
尚乘环球接手这笔资金后,将全部1.17亿美元用于认购债券,随后又购买了若干私人实体发行的承兑票据。根据复宏汉霖后续披露的独立调查结果,这些票据的发行方均疑似为投资管理方的潜在关联方,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该笔投资真实性质的质疑。
资金回收的过程也充满了波折和争议。从2020年到2022年底,复宏汉霖陆续从尚乘环球收回了3064万美元,2023年又收回2000万美元,但仍有6636万美元本金尚未收回,按照当前汇率折算约为4.75亿元人民币。
这笔未收回资金已被计入应收账款,并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考虑到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3.9亿元,这笔损失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不可小觑。
复宏汉霖直到2023年3月发布2022年年报时才首次公开披露这一投资管理协议,此前近四年时间里投资者对此毫不知情。这一延迟披露导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22年年报出具保留意见,成为该事件曝光的导火索。
02
尽管面临合规风波,复宏汉霖在主营业务上的表现却足够稳健,这也是支撑其股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动力。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2.67%,净利润3.9亿元,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三年实现全年盈利,在港股18A生物医药企业中表现突出。
复宏汉霖成功打造了两款收入超过10亿元的重磅产品。其中,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14.07亿元,继续担当公司营收主力,而PD-1单抗汉斯状上半年营收达5.94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这两款产品的稳定表现为公司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支撑。
而推动本轮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是HLX43的临床突破,这是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PD-L1 ADC产品。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I期临床数据显示了该药物的治疗潜力:在56名经多种标准疗法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LX43取得了37%的客观缓解率和87%的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5.4个月。
HLX43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展现出了“广谱杀伤”特性,打破了传统PD-L1抑制剂的应用限制。传统免疫疗法对PD-L1阴性患者几乎无效,但HLX43在这类患者中同样取得了38.1%的客观缓解率,与PD-L1阳性患者的疗效基本相同。
相比之下,全球同类竞争产品辉瑞的SGN-PDL1V在PD-L1阴性患者中的缓解率为零,HLX43的优势显而易见。
除了肺癌领域的突破,HLX43还在胸腺癌中显示出75%的惊人缓解率,有望成为该罕见癌种的首个有效疗法。目前该药物已在近10个癌种中开展临床研究,覆盖肝细胞癌、食管鳞癌、宫颈癌等多个实体瘤类型。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复宏汉霖的步伐同样稳健。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将有多款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其中汉斯状已相继在欧盟、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及印度获批,累计进入近40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印度市场,该药上市12天内迅速完成超过150例用药,首批订单高达10万支,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从年初15.20港元到最高92港元,超过450%的涨幅让复宏汉霖成为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焦点。即便面临合规处罚的短期影响,投资者对其创新药管线的长期价值判断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拥有真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而如何在继续推进创新药全球化的同时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将是复宏汉霖未来需要平衡的重要课题。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