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一哥” 光环褪色:河北银行陷百亿票据案,50 亿损失、IPO 中断、净利润降近 20%
2025-09-17 09:13:49
来源:银课研习社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河北银行百亿票据案的最新官方消息为二审判决落定,大致维持一审判决。
(一)案件背景:
中城建六局:实为林秀才个人控制的公司,虽曾挂靠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具有 “央企” 表象,但实际与央企无实质关联。
中城建信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是中城建集团下属的商业保理公司,为真央企,贺伟出任总经理。
河北银行:中城建集团下属的中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 2015 年是河北银行第三大股东,持股 9.29%,这为后续的人事布局提供了便利。
(二)案件经过
2015 年 6 月,中城建信保理公司成立。2015 年 8 月,经贺伟推荐,黄平帅入职河北银行,任票据中心总经理。
2015 年,贺伟找到上海群畅金融服务公司柯华群,开始策划骗局。由中城建六局签发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以 “为中城建集团下属企业融资” 为由,通过吉林通化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贴现银行,吉林通化农商银行作为转贴现银行,河北银行为最终转贴现银行和出资银行的流程套取资金。
2015 年 10 月至 12 月,中城建六局分 5 批签发了 30 张商业票据,共计 30 亿。这些商业票据在河北银行票据中心总经理黄平帅审批后,采用 “倒打款” 方式,将商票贴现资金先打给通化农商行,然后通化农商行人员将贴现资金打给通化农合社,通化农合社在中城建六局无账号、无授信、无货物交易发票等必要贴现资料的情况下,将贴现资金转入柯华群等人控制公司,在柯华群扣除部分费用后,转入林秀才控制的公司。此次中城建六局获取 25.66 亿,中城建信保理获取 5637.3 万。
2016 年 1 月,上述人员又通过同样手法,套取了河北银行 2.5 亿。
2016 年 11 月至 12 月,再次从河北银行套取 50 亿资金,中城建六局实际获得 48.12 亿,中城建信保理收取了 1400 万。后两次的贴现银行由通化农合社替换成了衡州农商行。
(三)案件结果
2018 年,中城建六局暴雷,51.5 亿资金无法偿还。
2022 年,林秀才、贺伟、柯华群、黄平帅均被判无期,河北银行票据中心多名前员工被判 6-8 年不等。
2025 年,二审判决落槌,大致维持一审判决。河北银行被骗取资金超过 120 亿,实际损失超过 50 亿。
(四)河北银行百亿票据案对河北银行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影响
1、财务损失巨大
从 2015 年 6 月到 2016 年 12 月,河北银行被相关公司和人员利用商业承兑汇票套取资金 127.5 亿,实际造成损失超过 50 亿。这对于一家地方性城商行来说,是一笔极其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
2、净利润大幅下降
2024 年前三季度河北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 23.55%,2024 年全年净利润 21.96 亿元,较上年减少 19.82%。案件导致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3、市场地位受到冲击
尽管河北银行的总资产和营收规模在河北省内仍排第一,但在净利润方面,2023 年被唐山银行超越,2024 年前三季度,唐山银行同期净利润远超河北银行,河北银行 “城商行一哥” 的地位受到挑战。
4、IPO 计划被迫中断
河北银行 2011 年就启动上市辅导,但在 2022 年 12 月撤回了上市辅导备案,这起票据大案对其上市进程造成了沉重打击,意味着河北省当前一段时期将无城商行冲击 IPO。
最后,其他银行应从河北银行百亿票据案中吸取教训,通过加强票据业务风险审查、完善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强化企业身份核验和信用评估、杜绝违规操作与抵御利益诱惑、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全面筑牢票据业务风险防线。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