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8年3次百万罚单!温州银行“违规连续剧”何时终,破局路在哪?

    2025-09-18 13:24:25 来源:后备行长
      州银行8年3次百万罚单:金融合规之殇何时休?

      温州银行违规

      2025年9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的一纸罚单,再次将温州银行推向舆论风口。100万元罚款、员工终身禁业的严厉处罚,揭开了这家地方性银行屡罚屡犯的伤疤。细数过往,2018年、2023年、2025年,温州银行三次因不同违规行为被处以百万级罚款,如同一部循环播放的“违规连续剧”,暴露出其内控体系的深层漏洞。  

      百万罚单背后的“惯性违规”

      2018年2月,温州银行因“资产转让附回购协议未计提资本”“虚增存贷款”等操作被罚100万元,彼时银监会的通报中,“贷款资金用途管理不到位”已埋下隐患。五年后的2023年12月,其台州温岭支行再因“要求客户支付额外费用贴息”被罚百万,时任支行行长王阿明被警告。而最新罚单中,“员工行为管理”与“信贷业务管理”的双重失守,直接导致一名员工被终身逐出银行业。  

      从数据造假到权力滥用,温州银行的违规“花样”不断翻新:早期通过技术手段虚增业绩,中期转向捆绑收费的灰色操作,近期则暴露员工行为失控的“人祸”。每一次罚款看似严厉,却未能斩断违规的根源。监管通报中的高频词——“不到位”,恰似一记耳光,打在银行管理层的脸上。  

      内控失灵:罚单治标难治本

      温州银行的案例,折射出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的治理困境。“罚款-整改-再犯”的怪圈背后,是合规文化的形式化。例如,2023年“存款贴息”违规事件中,支行行长仅被警告,而2025年直接责任人员却遭终身禁业,监管尺度明显收紧,但银行是否同步升级了内控?  

      员工行为管理形同虚设、信贷业务审查流于表面,这些问题的反复出现,说明整改仅停留在“交罚款、写报告”层面。更值得警惕的是,三次百万罚单涉及不同业务条线,意味着风险已从局部蔓延至全行。若不能从考核机制、问责文化等根源重塑,下一次罚单或许已在路上。  

      破局之道:从“被动挨打”到主动防御

      监管的雷霆手段,实则为银行敲响警钟。要跳出恶性循环,温州银行需“刮骨疗毒”:

      - 重塑信贷流程,将AI风控与人工复核结合,杜绝“虚增”“挪用”等操作空间;

      - 建立员工行为监测网,通过大数据分析异常交易,而非事后追责;

      - 将合规纳入绩效考核,让“不敢违规”变为“不愿违规”。  

      金融安全无小事。温州银行的教训警示所有金融机构:合规不是成本,而是生存底线。当监管利剑高悬,唯有将内控融入血脉,才能避免沦为下一张罚单的主角。
    8年3次百万罚单!温州银行“违规连续剧”何时终,破局路在哪?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