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未来氢能IPO的隐忧:股权迷宫与财务谜团
2025-09-19 10:16:26
来源:瞭望塔财经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瞭望塔财经前言,张建宏通过多层股权架构与一致行动协议控制东岳未来氢能,公司却面临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质疑、理财与募资并存的矛盾选择。
瞭望塔获悉,2025年6月27日,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岳未来氢能”)第三次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此次IPO拟募资24.46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扩产项目。
瞭望塔财经发现,表面上看,这是一家致力于氢能材料国产化的高科技企业。但深入分析招股书数据后发现,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认定疑云、关联交易定价不透明、存货异常增长、理财与募资并存等诸多隐患。
Part.01
控制权迷局
东岳未来氢能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认定为东岳集团创始人张建宏。
瞭望塔财经细究发现,张建宏通过多层股权架构实施控制:首先通过东岳化工持有东岳集团27.15%股份,再通过东岳集团间接持有公司8.33%股权。同时,张建宏之女张哲通过北京和宸、北京华烁等多家机构间接持股。
招股书披露,张建宏与多名股东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但这些协议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并未充分披露。这种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实现控制的方式,其稳定性和持续性存疑。
证监会以往问询函中曾重点关注此类控制权安排,要求说明“是否存在潜在股权争议或变更风险”。
Part.02
财务数据异常
东岳未来氢能财务数据存在多处异常现象,值得深入探究。
2022-2024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从1.52亿元增长至2.30亿元,增幅达51.3%,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22.1%的总体增幅。特别是2024年,在营业收入下降11.23%的情况下,存货仍保持增长。
更令人疑惑的是,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的2.38次下降至2024年的1.74次,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2022年的10.19%上升至2024年的16.12%,但其计提的充分性仍值得商榷。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2024年末存货余额较2022年末激增113.6%,远超同期营业收入22.1%的增幅。这种存货的异常高速增长与营运效率下降的背离现象,可能暗示公司存在存货积压或销售不畅的问题。
Part.03
关联交易迷雾
东岳未来氢能与东岳集团系的关联交易构成重大隐患。
2022-2024年,公司向关联方采购金额分别为1.77亿元、2.16亿元和1.02亿元,占同期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66.74%、67.65%和30.15%。同时,公司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分别为0.76亿元、1.05亿元和0.84亿元。
招股书仅简单表述关联交易价格“参考市场价格确定”,但未披露具体定价机制和比较基准。氟化工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差异大,缺乏明细披露使投资者难以判断交易公允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向第一大客户大连融科的销售额突然增长至1.01亿元,而大连融科自身也在IPO进程中,这种巧合引人关注。
Part.04
技术优势存疑
东岳未来氢能自称拥有核心技术优势,但研发投入数据却显示另一番景象。
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60亿元、0.89亿元和0.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51%、12.29%和9.54%,2024年。
与此同时,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其中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关键材料及其衍生材料从2022年的95.40%下降至2024年的74.88%。这说明公司可能面临技术迭代压力或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Part.05
股东是客户和供应商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进程中,其与控股股东东岳氟硅科技集团之间“既买又卖”的关联交易模式,已成为监管审核与市场关注的焦点。
招股书显示,东岳氟硅科技集团常年位列公司第一大供应商及前五大客户名单。这种紧密的捆绑关系虽在业务协同上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其交易的公允性、必要性及透明度却遭受严峻考验。如何证明采购与销售定价完全遵循独立第三方原则?如何避免成为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隐蔽通道?这不仅是交易所多轮问询函反复追问的核心,亦是投资者判断公司独立经营能力的试金石。
若公司未能提供充分、可验证的证据(如与第三方交易价格对比的详细说明)以自证清白,此类关联交易将不仅是财务瑕疵,更可能构成其IPO道路上的实质性障碍。
Part.06
坎坷IPO之路
东岳未来氢能的IPO之路可谓坎坷。2020年首次尝试因控股股东债务问题终止;2023年第二次尝试因募投项目手续不全撤回。
此次IPO还面临新的挑战:2025年7月3日,公司被抽中成为第二批IPO现场检查的12家公司之一。现场检查历来以严格著称,不少IPO公司因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而撤单。
即使公司通过审核,如何解决产能利用率不足仍计划大幅扩产的矛盾,将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截至2024年末,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普遍在50%以下,却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将产能扩大数倍。
东岳未来氢能能否成功闯关科创板,取决于其能否合理解释这些深层次问题。
瞭望塔财经认为,交易所的问询函将会重点关注这些隐患,特别是实际控制人认定、关联交易公允性、存货异常增长以及理财与募资并存的合理性等问题。
瞭望塔财经提醒广大投资者,需要警惕那些财务数据存在矛盾、公司治理存在隐患的IPO企业,即使它们身处热门的新能源赛道。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