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操作看不懂?16亿减持+主业双降,新能源33%增长能填坑?
2025-10-10 18:28:17
来源:深浅Daily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实控人要减持16亿市值股份,上半年净利润还跌了8%——“插座一哥”现在的日子,是转型疼还是市场信心不够?答案藏在数据里。
减持公告背后:16亿市值离场!84.76%股权集中下,这信号要细品
10月9号,公牛集团(603195.SH)发了个减持公告,副董事长阮学平要卖股票了。具体多少?最多36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按当天45.85元的收盘价算,这波减持市值超16亿。
图源:公牛集团公告
可能有人问,他手里到底有多少股?截至公告那天,阮学平个人持股2.56亿股,占总股本14.13%。更关键的是,他和一致行动人加起来持股15.33亿股,占比高达84.76%——相当于公司大部分股份都在他们手里。
公司说,减持是阮学平个人需要钱,不影响公司经营。但大家心里有数:2025年到现在,公牛股价已经跌了5.39%,这时候减持,难免让人猜:钱要用到哪?公司未来怎么样?而且公告里也说了,减持要看市场情况,啥时候卖、卖多少、卖什么价,都没定数,这不确定性又多了一层。
半年报矛盾点:主业双降(电连接跌5.37%),新能源33%增长仅占4.7%能救场?
其实早在减持前两个月,公牛的半年报就露出了压力。上半年营收81.68亿,比去年降了2.6%;净利润20.6亿,直接跌了8%——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这可不是好信号。
图源:公牛集团2025年半年报
再拆成业务看,问题更明显。两大核心业务全遇冷:电连接业务收入36.62亿,降了5.37%;智能电工照明业务40.94亿,降了2.78%。这俩加起来占了总营收的95%以上,它们一凉,整体自然受影响。
图源:公牛集团2025年半年报
图源:公牛集团2025年半年报
唯一的亮点是新能源业务,同比涨了33.52%,收入3.86亿。但大家别光看增速,算占比就知道了:只占总营收的4.7%。这点体量,想对冲两大主业的下滑,还差得远。
图源:公牛集团2025年半年报
费用端也有变化。管理费用涨了27.98%,到3.91亿,公司说是工资和折旧摊销多了;但研发费用降了21.56%,销售费用降了17.13%——一边加钱,一边减钱,成本控制的难度肉眼可见。还有,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超2100万,投资现金流更是锐减77.48%,这些都说明公牛在花钱和管钱上,挑战不小。
转型难题:天猫销量第一却营收降,新业务仅3.86亿离“顶梁柱”差多远?
公牛是1995年成立的老企业了,肯定不想困在老业务里,一直在找新赛道。半年报里说,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充电桩这些产品,在天猫上还是销量第一,但奇怪的是,有销量优势却没换来营收增长,这问题出在哪?
它也在试新方向:靠PDU产品进了数据中心领域,跟字节、腾讯都有合作;还做了太阳能照明的路灯头,想多渠道发展。但就像老板电器搞AI转型遇到“噱头大于价值”的问题一样,公牛的新业务还在培育期,新能源业务仅3.86亿收入,没形成能赚钱的规模——说得直白点,现在还只是“看起来有希望”,没真正成气候。
市场也用脚投票了。8月29号半年报一出来,股价开盘就跌,当天跌了1.36%;截至10月10日收盘,公牛集团股价下跌1.53%为45.15元,总市值比半年报时的851.5亿也缩水了近35亿。
如今16亿减持加上主业下滑,公牛现在的处境很真实:转型要执行力,市场要信心,而大家最想看到的,是它的新业务能从“小亮点”变成“顶梁柱”——但这条路,还得慢慢走,能不能走通,得看后续真本事。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