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药业营收净利润大降:毛利率创新低,遭投资者质疑“不务正业”?
        
            
            
                
            
            
            2025-10-31 09:26:16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已入驻财经号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不少消费者对于葵花药业(002737.SZ)的“儿童用药”的电视广告想必都印象深刻。在儿童用药的产品线方面,其涵盖了感冒、退烧、止咳等10余类产品线,代表产品包括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健儿消食口服液等。
  天眼查显示,葵花药业成立于2005年。就是这样一家备受消费者所熟悉的知名医药品牌,公司交出的三季报答卷却很不乐观。
  营收和净利润大降,是葵花药业的无奈现状。
  1
  营收净利润大降,遭投资者质疑“不务正业”?
  第三季度,葵花药业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减少14.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21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96亿,同比减少17557.21%;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同比减少217.65%。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84亿元,同比减少4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3.87万元,同比减少10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39.39万元,同比减少117.68%;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同比减少106.00%。
  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51.2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0.5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46%。与此同时,葵花药业的货币资金也较年初下降34.10%,主要是销售减少所致。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提出:公司的股票一直跌跌不休,管理层没有什么办法重拾市场信心吗?今年三季度怎么亏损3000多万呢?投十几亿去买理财,不大力研发新药了吗?
  葵花药业表示,公司将持续优化经营模式,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坚持“买、改、联、研”的研发战略,合理匹配资源,稳步推进在研项目,以推动公司业绩提升。
  在股价走势方面,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30日),葵花药业股价跌幅近三成。
  的确,葵花药业的买理财热情相当高涨,9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14亿元购买了部分理财产品。公司认为,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系在保障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盘活闲置资金价值,提升资金配置效能,提高现金运营收益,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投资收益。
  三季报显示,葵花药业获得的投资收益为1967.59万元,增幅高达53.89%,公司表示,主要系理财产品收益增加所致。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亿元,降幅为208.68%,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较同期增加所致。
  2
  2024年至今持续承压,销售费用锐降
  细看业绩不难发现,葵花药业今年各季度收入下降趋势有所收窄,但净利润降幅却大幅扩大。
  而从前三季度历年表现来看,今年也创下近十年最差。2017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葵花药业实现营收分别为26.21亿、31.35亿、31.51亿、22.06亿、30.15亿、32.29亿、42.35亿以及29.6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23.09%、19.62%、0.52%、-29.98%、36.66%、7.11%、31.14%以及-29.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9亿、3.455亿、3.733亿、3.168亿、4.007亿、5.091亿、8.512亿以及5.868亿,同比增长分别为100.43%、40.50%、8.07%、-15.14%、26.49%、27.05%、67.20%以及-31.06%。
  以年观察的话,2024年也是葵花药业营收和净利润降幅最大一年。
  2016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33.64亿、38.55亿、44.72亿、43.71亿、34.62亿、44.61亿、50.95亿、57.00亿以及33.7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10.83%、14.61%、16.00%、-2.24%、-20.81%、28.86%、14.20%、11.89%以及-40.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0亿、4.240亿、5.633亿、5.654亿、5.845亿、7.047亿、8.672亿、11.19亿以及4.920亿,同比增长分别为-1.17%、39.93%、32.85%、0.38%、3.37%、20.58%、23.06%、29.05%以及-56.03%。同时,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8.34%、59.61%、59.06%、58.56%、58.14%、59.27%、57.75%、56.29%以及44.89%。
  今年前三季度,葵花药业毛利率为37.65%,同比下降14.58个百分点,也创下历年同期新低。
  2025年上半年,葵花药业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下降48.17%;归母净利润为8131万元,同比下降83.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819万元,同比下降89.52%。
  或许是受业绩影响,公司在成本支出方面也大幅收缩。2019年-2024年,葵花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12.77亿、8.729亿、11.75亿、12.74亿、13.67亿以及4.310亿,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9.21%、25.22%、26.35%、25.01%、23.97%以及12.76%。
  2020年前三季度-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5.545亿、8.461亿、8.254亿、10.09亿、5.401亿以及3.365亿,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5.13%%、28.06%%、25.56%、23.82%、18.20%以及19.98%。
  有市场人士认为,葵花药业近些年业绩持续滑坡,部分原因与新生儿减少有关。此外,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未能有效解决,这也造成了当前所面临的较大阵痛。公司用十余亿元去买理财,虽然有保值增值意义,但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现金优势助力转型,比如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渠道等。
  在半年报中,葵花药业表示,鉴于公司产品群、品类结构特点,以及前期市场非理性波动带来的后续阵痛,公司本着与行业上下游客户共生共赢的理念,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动优化自身产品在产业下游的渠道库存,虽对公司短期业绩实现带来不利影响,但有助于公司长期稳健与健康发展。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产品在下游营销渠道库存已基本恢复良性。
  公司还表示,目呼吸抗感系统产品群仍是公司收入规模最大的品类,受前期市场非理性波动影响,公司下游渠道备货、终端消费者囤货,导致前期下游渠道库存超常规充盈。医药工业与商业作为合力为终端消费者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的上下游,是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针对产业下游商业渠道的库存现状,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主动与下游协同,对自身产品渠道库存进行梳理,控制发货量,协同下游商业强化动销,主动面向终端消费者开展服务,链接消费者,打通终端消费者“最后一公里”,以医者仁心的本质初心服务于终端。经过近一年的战略推动,截至2025年7月末,公司产品下游商业库存基本恢复常态,信心逐步恢复。优化渠道库存虽对公司短期业绩实现产生直接影响,但产业上下游协同,共生共赢业态打造,链接与服务终端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长期稳健与健康发展能力进一步筑牢。
  那么,葵花药业的信心与反转颓势何时能够兑现?这无疑是投资者当前及未来的重点关注。(港湾财经出品)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