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泰克上市背后的生存悖论:吉利依赖症与技术突围的生死赛跑
2025-11-26 09:23:14
来源:青一投研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故事,但智能驾驶供应商福瑞泰克的故事正演变成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存挑战。
2025年11月,福瑞泰克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揭开了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光鲜增长背后的残酷现实:三年累计亏损超21亿元,对第一大客户吉利的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19.7%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6.0%。
在智能驾驶行业进入高速与城市NOA全面竞争期的今天,福瑞泰克却仍主要依靠L2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支撑门面。随着吉利自身高阶智驾体系由千里科技主导,福瑞泰克的生存空间正被加速挤压。
01 客户高度集中,暗藏致命风险
招股书显示,福瑞泰克对吉利控股集团的依赖已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2025年上半年,公司76%的收入来自吉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4.1%。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收入结构上,更深入到产品层面。
福瑞泰克向吉利销售的产品越来越集中,尤其是FT Ultra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仅FT Ultra产品就贡献了总收入的54.8%,这一数字在2022年还仅为8.3%。
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在于企业议价能力的丧失。2024年下半年,主机厂对供应链企业提出降价10%的要求,远超行业惯例。福瑞泰克的毛利率虽从2022年的6.2%提升至2024年的11.2%,但仍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如华为车BU的55.4%。
行业已有前车之鉴。长城汽车旗下的毫末智行在无图城市NOA等关键能力上未能形成足够竞争力后,随着长城转向其他智驾方案,其业务规模迅速收缩,并于2025年11月22日宣布全员停工。福瑞泰克是否可能步其后尘?
02 亏损持续扩大,现金流承压
尽管营收从2022年的3.28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2.83亿元,福瑞泰克却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8.55亿元、7.38亿元和5.28亿元,累计亏损额达21.21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7.03亿元、-4.98亿元和-1.53亿元。尽管现金流出的规模在缩小,但持续为负的现金流意味着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及应收票据攀升至7.36亿元,周转天数高达173天。这意味着公司平均需要近半年时间才能收回货款,对流动资金造成巨大压力。
03 技术迭代加速,产品结构失衡
福瑞泰克在L2级解决方案市场表现不俗,2024年装车量市场份额达21.3%,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然而,在代表行业未来的L2+级市场,公司仅占8.1%的份额,与头部企业57.5%的市占率相去甚远。
智能驾驶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有无L2”升级为“城市NOA落地速度”。福瑞泰克的主力产品仍集中在L2级基础功能,而吉利正依托千里科技构建其高阶智能驾驶体系,高阶项目的研发重心更多集中于千里智驾内部。
招股书显示,福瑞泰克的产品线包括FT Pro(L0-L1级)、FT Max(L2级)和FT Ultra(L2+-L3级)。2024年,这三类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6%、43.5%和47.9%。问题是,FT Ultra的毛利率仅为8.3%,低于FT Pro的11.5%和FT Max的14.3%。
这意味着公司正在依靠低毛利率的高阶产品拉动增长,这种产品结构显然不利于盈利能力的改善。
04 行业格局生变,生存空间受挤压
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主机厂自研比例加速提升,吉利依托千里科技重建高阶智驾体系,比亚迪、长安汽车等主流车企也在加速自研智能驾驶系统。
另一方面,多供应商策略已成为行业标配。车企为降低风险,普遍引入2-3家智驾供应商,甚至出现拆分硬件方案采购的情况,供应商的价格在这一过程中被压缩到极致。
福瑞泰克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仅为吉利控股集团的“非独家”供应商。随着吉利“回归一个吉利”战略推进,通过战略协同实现集团统一集中化采购被摆上台面,福瑞泰克需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成为整个吉利集团的选择。
更严峻的是,高阶智能驾驶的定点窗口正在收紧。随着高速、城市NOA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整车企业更倾向于在关键能力上集中资源,由内部团队完成算法迭代与数据闭环。供应商若无法在早期进入核心链路,再获得定点的难度显著提升。
05 募资用途背后的战略困局
福瑞泰克计划募资15亿港元,其中40%用于L4级高阶智驾研发,30%扩建杭州工厂,20%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这一募资计划背后暴露了公司的战略困境。
公司现有产能尚未实现百分之百利用,却计划将大量资金用于扩建工厂。在L4级研发上的重金投入更像是一场豪赌,因为福瑞泰克在L2+级市场已落后数年,追赶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
研发投入方面,福瑞泰克报告期内研发开支分别为5.15亿、5.61亿和4.47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57.2%降至34.8%。这一下降趋势与行业头部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研发投入的下降可能进一步削弱公司的技术竞争力。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福瑞泰克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4亿元。面对持续亏损和现金流压力,上市融资已成为公司维持运营的必然选择。
站在港交所大门前,福瑞泰克的上市诉求更像是一场自救。智能驾驶行业的淘汰赛已经加速,毫末智行的全员停工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未来三年,行业将进入高速与城市NOA的全面竞争期。如果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高阶项目客户覆盖,福瑞泰克或难以在新一轮产业重构中保持现有位置。上市或许能为福瑞泰克赢得喘息时间,但无法解决其业务模式的根本缺陷。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