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产业经济>>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百亿库存压顶,海澜之家的“轻资产”模式走到危险边缘

    2025-11-26 09:28:44 来源:子悦才经
      看似稳固的服装帝国,实则建立在与供应商脆弱的退货协议之上。

      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近期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寻求二次上市。招股文件显示,这家以“男人的衣柜”著称的服装企业拥有超过7200家门店,2024年营收达201.62亿元。

      然而,辉煌数据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高达102.55亿元,占净资产的57.83%。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69.3%的存货属于可退回给供应商的商品。

      01 商业模式隐患:“轻资产”背后的重风险

      海澜之家引以为傲的“轻资产模式”看似巧妙,实则暗藏玄机。该模式的核心在于:上游供应商承担库存风险,下游加盟商提供资金投入。

      在采购端,海澜之家与供应商签订“可退货”条款,未售出商品可剪标退回;在销售端,加盟商负责门店投资,却不参与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使海澜之家能够以较少自有资金扩张规模,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259家合夥人經營門店及202家經銷商運營門店。2022年至2024年,向加盟合夥人銷售產生的收入占比从49.3%降至37.9%,显示核心渠道正在收缩。

      这种模式导致海澜之家对终端销售敏感性降低,加盟店平均营收7年间降幅超87%。门店效率的大幅下滑,表明商业模式的核心引擎正在失速。

      02 库存危机:周转天数长达323天的致命隐患

      库存高企是海澜之家最直观的风险指标。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61天,这意味着产品从入库到售出需要近一年时间,远高于快时尚品牌80-100天的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库存结构。2024年,海澜之家库存中1年以上的存货达到46.9亿元,服装作为季节性与时尚性极强的商品,如此高的长库龄存货面临巨大的减值压力。

      然而,海澜之家对库存的会计处理较为宽松。2025年上半年,面对102.55亿元的存货,公司仅计提2.6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仅占营收的2.3%,这一比例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库存周转效率的持续下滑,直接反映出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03 渠道失衡:加盟商撤离与直营店成本压力

      海澜之家的渠道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招股书显示,加盟合夥人銷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9.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6.2%。实际数据更为触目惊心: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加盟店减少超1000家。

      为弥补加盟渠道的萎缩,海澜之家大力拓展直营店。2025年上半年,直营店数量较期初新增234家,占门店总数的29.12%。然而,直营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直营店运营成本远超营收增速,大幅压缩利润空间。直营店需要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店铺装修、人员招聘和租金支付,这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线上渠道同样面临挑战。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为20.5%,但电商平台获客成本持续攀升,公司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已达21.37%,显示出线上增长的不经济性。

      04 品牌困境:“男人的衣柜”如何吸引年轻人

      海澜之家的品牌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年轻消费者将其称为“爸爸的衣柜”,这一认知成为公司年轻化转型的最大障碍。

      为摆脱这一形象,海澜之家五年狂砸25亿邀请新生代明星代言,试图摆脱“爹系”标签。然而,这些努力收效甚微。2025年三季报显示,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营收同比下滑3.99%,已连续多个财报期出现下滑。

      多品牌战略同样未能达到预期。被寄予厚望的潮牌品牌“黑鲸”市场表现平平,其天猫旗舰店月销量最高的产品付款人数仅20人左右。公司旗下其他品牌总体营收占比仍较小,难以支撑第二增长曲线。

      海澜之家长期依赖的ODM(代工)模式,导致对产品设计把控力弱,难以真正把握年轻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缺乏产品力支撑的营销投入,往往事倍功半。

      05 财务风险:现金流锐减与百亿应付款压顶

      最令人警惕的是海澜之家的现金流状况。2024年,公司货币资金同比骤降42.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萎缩55.7%。与此同时,公司面临巨大的短期债务压力。

      2025年半年报显示,海澜之家应付账款规模达到86.4亿元,应付票据为16亿元,两者合计102.4亿元。其中超九成应付款账龄在一年以内,意味着有80.13亿元的款项需在短期内偿付。

      与紧张的资金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分红行为。海澜之家A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210亿元,周建平家族作为最大受益者,通过分红获得近百亿元现金。

      在业绩下滑、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持续高比例分红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06 出海难题:国际化战略能否成为解药

      面对国内增长困境,海澜之家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公司计划通过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全球化战略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门店已达111家,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7.42%。

      然而,海外收入占比仍不足2%,对整体业绩贡献微乎其微。海澜之家的国际化仍处于初期阶段,面临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的双重竞争。

      出海不是简单的地理迁移,而是品牌价值的跨文化落地。海澜之家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否在当地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并进行有效的产品本土化改造。

      在当前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际化战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能否成为公司突破发展瓶颈的“解药”仍有待观察。

      海澜之家面临的不是单一风险,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系统性风险。高库存与低周转揭示产品竞争力下滑,加盟店萎缩直指商业模式缺陷,现金流紧张与高额分红则凸显公司治理问题。

      这些风险正在形成负向循环:终端销售不畅→库存高企→加盟商撤离→直营店增加→成本上升→利润下滑。

      赴港上市或许能为海澜之家带来短期资金补充,但能否解决根本性问题仍是未知数。在服装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仅靠财务技巧难以维持长期竞争力,真正的出路在于产品创新和品牌重塑。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