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这两个方向加仓需提前设计好 四月份走势前高后低

3458点附近是短线整理颈线区内的争夺继续上演

明日股市走势分析! 牛妈:钢铁大涨还能参与吗?

继续在次新股板块挖金找矿 4月7日市场最强热点

大盘探底回升T线有何深意? 江南:回撤带来机会

周四密切留意此信号! 大盘回调还是加仓的机会!

两图看懂近期指数欲涨还跌 锁定两条主线反复做多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石油供需将长期处于宽松周期

    2021-04-08 08:56:1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等因素驱动下,去年4月起,国际油价从底部回升。分阶段看,去年4月至10月油价触底企稳,11月以来油价较快上涨,今年3月中下旬呈现快涨快跌、波动态势。供需基本面改善奠定了本轮油价反弹的基础,金融因素成为油价快速上扬的重要推手,疫情控制水平则是影响油价的关键变量。

      供需两侧同时向好,为油价触底反弹提供了支撑。去年4月起,石油输出国组织及俄罗斯等部分产油国所组成的“欧佩克+”达成并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初期减产量高达970万桶/日,市场供应大幅收紧;另外,随着各国逐渐放松疫情封锁措施,世界石油需求触底反弹。市场供需基本面改善,对去年4月至10月油价触底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供需乐观预期下,数万亿美元经济刺激等因素是造成去年11月以来油价上涨的关键。去年年底,多国疫情反复导致石油需求复苏遇阻,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持续回升导致市场去库存速度下降,供需基本面对油价支撑力度有限。但市场乐观预期对油价产生了有效提振,一方面,疫苗研发和接种持续推进,全球经济复苏信心不断增强,显著改善需求预期;另一方面,沙特主动加大减产力度,“欧佩克+”减产协议落实较好,显著改善供应预期。在供需乐观预期下,叠加美国推动1.9万亿美元及后续更高金额经济刺激计划,部分金融机构提出“原油是优秀的抗通胀资产”,今年3月,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中间基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总持仓量达到2018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受此驱动,油价在今年3月初达到约70美元/桶的阶段性高点。

      欧美、新兴国家疫情反复,叠加供给侧增产压力,今年3月中旬以来油价下滑调整,在60美元/桶附近波动加剧。欧洲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期、出现新一波疫情,各国疫情封锁重现导致石油消费活跃度下降,这是油价下跌直接诱因。供给侧增产态势逐步形成,数据显示,美国石油产量正在恢复,部分页岩油公司在资金支持下有望扩大产能。与此同时,“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推出增产协议,虽然上半年增产幅度小于预期体现了对加大供应的谨慎态势,但增供路径已经明晰。此外,苏伊士运河堵塞中断等事件,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不同向影响,油价波动加剧。

      展望油价走势,年内有望在当前高位震荡,中长期油价在可再生能源竞争下将受到较强压制。随着疫苗接种人数逐步增加,且后期疫苗覆盖率将加快提升,疫情影响有望在全球较大范围内得到控制。加之美国将着力推动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经济体刺激计划,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有望维持复苏态势,基本面向好将对油价形成支撑。同时,数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资金对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将带来较强支撑,预计年内油价维持高位震荡。从中长期看,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全球已有100多个经济体提出碳中和目标,可再生能源高速增长将压缩石油需求增长空间,在部分经济体还将逐步实现存量替代,石油供需基本面将长期处于宽松周期。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将有力压制石油价格,例如光伏发电价格有望在2030年相较当前下降一半以上;另一方面,石油市场中买方优势地位将逐渐显现。未来,国际油价将逐步趋于可再生能源价格线与原油勘探开发生产成本线构成的价格区间内。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张有生、田磊)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