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市场仍将乍暖还寒逆流而上,三大板块攻守兼备!

1月12日擒牛姐盘前观点1月12日利好及其影响个股

反转?置之死地而后“升”今天能否出现精彩表演

周三早间市场信息!天赢居:悬在头顶的最后一跌!

A股冲高回落为哪般?大盘震荡整理,风险系数加大

周三此点之下不看空复盘:1月11日市场最强热点

1月11日擒牛姐复盘彬哥:一则公告引发的涨停潮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经评论:粮食增产要与健康营养共赢

    2022-01-13 08:16:2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民以食为天。粮食够不够吃,质量安全不安全,是老百姓对粮食供给的最大关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强调要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笔者以为,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进一步抓好粮食质量,更好做到“吃得饱”“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粮食是民生之根本。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之下,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让14亿人吃饱肚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近年来,我国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粮食生产获得“十八连丰”并实现高位增产,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有效应对各类风险考验增强了底气。不过,我国粮食紧平衡格局并未根本改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要紧盯着产量。这也是再次提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原因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粮食生产不再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增长,而是追求粮食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绿色增产”。面对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和滥用抗生素等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我国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逐步改变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集约化生产,破解资源与环境两个“紧箍咒”,努力实现粮食增产与生态保护双赢。

      除了紧盯产量、追求“绿色增产”外,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形势下,人们对优质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为保障优质粮食供给,我国积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并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从“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提升品质,实现粮食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增加优质粮食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不少消费者陷入“精米白面”的饮食误区,一些居民认为主食吃“精米白面”就是生活水平高。为了迎合这种消费需求,很多粮食加工企业过度加工,市场上精米白面占绝对主导地位,全谷物食品逐渐被边缘化,成为饮食中的“配角”。实际上,过度加工会导致谷物营养流失严重,有可能给身体带来某些健康风险。当前,亟须引导消费者走出“精米白面”的饮食消费理念误区,提倡科学膳食,倡导“粗细搭配”,倒逼粮食加工企业由“保供”向“优供”转变,更好促进居民营养全面和身体健康。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粮食安全就是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保障粮食安全,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我国人多地少,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确保“吃得饱”“吃得安全”,在此基础上追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做到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