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弈樊说:中期弱势延续中白酒带崩大盘还是黄金坑

幽兰行:1月14日淘金早参年线区域寻短线机会!

天赢居:233日均线强支撑长阴探底何时长阳反击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 明确看修复,今天检验反弹成色

这个黑周四市场会否砸盘? 擒牛记:反弹后该怎么做?

来个大胆的分析:反弹目标 江南农民:如期反弹看压力

大盘站上20周线继续低吸高抛为主 周四淘金早参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吉富星:积极财政政策助市场主体发展

    2022-01-14 08:39:0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保障了就业和民生,也就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其健康持续发展。

      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截至2021年底,我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其中,庞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在遭遇冲击时亟需相应的政策扶持渡过难关。当前,应在积极财政政策导向下,将规模性减税降费作为“先手棋”,综合运用各种纾困减负工具,采取提质扩面相结合、纾困解难和创新升级并重思路,将政策红利送达市场主体。

      一是持续优化和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近期召开的减税降费座谈会提出,要针对市场主体需求,抓紧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确保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有关政策要更加突出精准性和结构性,重点瞄准制造业升级和量大面广、吸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既帮助市场主体减负,又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其中,“减税”主要是延续和优化已出台政策,如完善增值税制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降费”则是重点规范、降低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清理整顿各类不合理、不合法收费等,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是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准破解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应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打通政策传导的“梗阻”。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发挥风险分担、资金杠杆作用,加大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特别是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降价、增量和扩面。应持续优化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财政可安排相应专项资金统筹用于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奖补、资本金补充等方面。同时,也可通过发行地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财政注资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进行配套支持。此外,加强财政、金融、产业等多方协作,按市场化规律来支持市场主体融资,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三是鼓励各级政府合理安排纾困专项资金,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进一步整合财政、金融、产业等各种政策或资金,设立纾困专项资金或“资金池”,通过贷款贴息、信用担保、“股+债”、投资基金、风险缓释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此外,采取更具针对性、差别化的帮扶和应对政策。其中,对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给予降成本、融资等支持;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或短期订单不足的企业,给予市场开拓、政府采购、流动性支持等政策;对扭亏无望或失去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推动并购重组、有序退出,并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四是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做强做大。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优化经费管理,对关键共性技术、短板瓶颈技术予以重点倾斜,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和新技术应用推广。设立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政策,推进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奖补资金等举措,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当前,财政支出仍保持一定强度,并继续加强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为市场主体产品需求和资金保障提供有力支撑。继续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细化预留采购份额、优先采购等措施,精准提升惠企范围和力度。此外,给予“个转企、产转法、小升规、规升巨”企业相应奖励,鼓励其做大做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吉富星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