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下周大盘向上突破的概率大吗缩量盘整 等利空落地

下周此线不容有失!高位股集体调整,机会在哪里

复盘:8月12日市场最强热点观察下周上行速度!

指数看金融股脸色?严为民:缺乏全面进攻的条件

5月12日周五早间市场信息券商大涨,如何把握?

证券是“牛市旗手”还是“骑手”关注回撤机会!

中阳突破全面激活人气!券商股的大涨因为传言?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魏琪嘉:强化轻工业发展韧性

    2022-08-15 08:11:2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门类,是经济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轻工业发展呈现出增产、增利的积极态势。从生产情况看,今年上半年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高于全部工业1.2个百分点;从利润情况看,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营业收入11.4万亿元,同比增长7%。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条件下轻工业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产业链条长,产业链条衔接紧密,产业门类齐全。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是轻工业保持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较强的生产能力叠加人力、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配套,进一步增强了轻工业发展的韧性。以出口为例,出口是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的集中体现,正是由于我国轻工业具备充足的产能、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完备的物流交通运输体系,在外需遭遇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仍然能保持较快增速。

      

      当前轻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形成了交汇。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快速变革。“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逐步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轻工业要素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配置更加优化。产业通过技术嫁接、技术迭代、技术创新拓宽了发展空间。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巩固了轻工业产、供、销各个链条,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内需,产业生产出的产品,除了通过海外市场消化,也必须有国内市场实实在在的需求作为支撑。我国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形成了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人口规模和人民不断增长的收入水平,推动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升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持续释放的内需潜力,将为我国轻工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回旋空间,这也正是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同时,轻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对此,须多措并举、系统施策。

      

      一方面,要切实提升轻工业产业基础能力。鼓励大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升级,提升协作配套能力。引导中小企业专注轻工业细分市场,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强化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支持力度。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轻工业转型发展并配备必要的要素支持政策。同时,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增加优质供给。构建内外需顺畅转换的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电商、快递物流的支持力度,引导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以构建联盟、股权投资等形式合作,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减少物流资源浪费,提升商品配送效率。完善不合格产品强制召回制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曝光、查处、惩处力度。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线上、线下并重,倒逼产品质量提升,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产品质量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魏琪嘉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