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明天能否长阳迎接国庆大盘冲高回落为哪般呢

鼓心:极致抱团难掩分歧压力,做好仓位规划

风雨过后 明天有望收红包十字星远远解决不了问题

节前加仓吗?再等等看!节前效应下的机会在哪里?

周三早间市场信息晚间突发利好 今天能止跌吗

玉名:希望与失望的循环,难掩大量个股残酷现实

两条主线 明天回调还是机会工业母机概念股逆市走强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田轩:推动银行理财资管提质增效

    2023-09-28 08:11:13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不久前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系统总结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对于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具有“双肩挑”的重要作用,在资产端为实体经济融资构筑起重要通道,在负债端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筑底线、防风险思路的不断深化与延伸,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基本告别了过去爆发式的规模扩张,业务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层面,随着“资管新规”下一系列配套制度相继出台,银行理财整体监管架构更加成熟,业务运行机制更加健康有序。风控层面,“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影子银行”等存续问题逐步改善,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产品层面,除传统产品外,银行理财进一步丰富现金管理类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等品类,拓展代销渠道,推出了面向中小银行、村镇银行等多种产品选择,并通过推出“跨境通”等业务、成立合资公司等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局。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在实现自身做优做强的同时,银行理财促进实体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不断强化。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长三角、京津冀、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586亿元,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银行理财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统筹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共同富裕两大目标,实现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资本市场高效运行的平衡,是新时期的新使命、新目标。

      

      客观上看,对标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我国银行理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首先,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者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占比超过95%。个人投资者专业能力不强,风险意识及防控能力不足,这对于市场长期稳定将产生一定影响。其次,目前银行理财权益性投资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仅3.14%,且规模未呈现明显增长,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工作任重道远。最后,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转型面临阻力。仍有部分存续产品未完成转移,2022年底,仍有278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5.41万亿元,占比达19.57%。由于银行理财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债券市场等存在传导机制,随着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变动,可能出现“破净潮”和“负反馈效应”,阻碍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对此,需要从多个方面作为重点抓手,进一步激活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要丰富产品管线布局。重点加强权益投资策略产品供给,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并拓展与券商、基金、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强化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的服务能力。加大养老理财产品业务拓展,助力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通过设立海外机构、推出跨境理财产品等方式,为投资者做好全球资产配置。

      

      要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做深、做实。加强投资者教育,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和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投资者逐渐消除刚兑预期,强化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风险防范能力。

      

      还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工作要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低碳转型、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引导资金投向重要环节、重点企业。

      

      此外,要在产品和客户两端同时发力,加强风险管控。在实现理财产品规则规范化,强化理财机构流动性管理,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求,严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同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在通过政策引导投资者风险防范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畅通投资者维权通道,提高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田轩)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