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股心:震荡格局延续,情绪回暖能否带来新机会

汽车产业链集体走强复盘:11月17日市场最强热点

趋势巡航:大盘探底回升 周末才是关键

玉名:连续红周一但周线指数空间不大的原因

接力情绪退潮 抖音闻风而起估值的攀升带来的整体行情

热点前瞻:数据要素+短视频+煤炭+石墨烯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阿里砸盘 中概股大跌 A股会跟跌吗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城市更新勿忘“文化滴灌”

    2023-11-20 08:12:08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充满历史感、地方感的独特区域,储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也保存了传统建筑风貌和风土人情,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其重要的“文化滴灌”功能,让一个城市能够持续弘扬其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商业价值、社会情感价值。

      

      当前,随着各地纷纷启动城市更新工作,为满足现代功能需要进行的城市改造,往往冲击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从中也体现出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矛盾。一是与居住群体利益的矛盾。这些老旧街区,由于功能衰退和物质老化严重,与现代生活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而居民数量的增长也使原有的历史性设施无法满足居民需要。二是与追求经济利益的矛盾。一些地方把旧城改造作为有利可图的投资热点,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忽视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一些历史文化痕迹被无情抹去。三是与城市治理短视化的矛盾。一些地方缺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久久为功意识,较好的保护发展规划经常在政府换届后就被束之高阁。四是保护建设费用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建设、管理,涉及相当数量的居民外迁安置费、市政设施改造费、建筑修缮维护费等,需要的资金数额巨大,仅靠政府财政支出显然难以为继。

      

      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如何统筹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于2018年印发通知,要求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确定项目安排,采用微改造的“绣花”“织补”方式,以小规模、渐进式的节奏,持续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宜居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提出,修复和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持续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性。这些都为各地统筹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指明了行动方向。

      

      一些地方也探索出各种实践经验。例如通过与居民签订协议,传统院落经调整升级后引入高端业态,让街区居民切实受益;引入书店、咖啡、酒吧、餐饮、老字号、非遗传承、特色小吃、精品民宿、文化体验等商户,形成沿街网红商业模式,构建竞争、互补、活跃的良好运营态势;建立生活驿站等集约型城市服务设施,有序管理社区公共设施,补齐现代都市功能,增加社区交往空间,营造服务全年龄层的丰富有趣的弹性复合休憩场所。一系列行动为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了生机盎然的古韵新生,值得研究借鉴。

      

      应当看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环境改善涉及住建、水务、电力、应急安全等多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提升等无不依赖政府各有关部门与社区居民的协同配合,这使得议事平台和协商机制的构建提上日程。为此,需要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建立综合管理机构,统筹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职责,逐步解决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同时,要灵活探索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机制,调动社会专业力量和资金参与改造与运营,工作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专业支持、公众参与的机制平台,形成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的合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钱力)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