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股心:震荡格局延续,情绪回暖能否带来新机会

汽车产业链集体走强复盘:11月17日市场最强热点

趋势巡航:大盘探底回升 周末才是关键

玉名:连续红周一但周线指数空间不大的原因

接力情绪退潮 抖音闻风而起估值的攀升带来的整体行情

热点前瞻:数据要素+短视频+煤炭+石墨烯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阿里砸盘 中概股大跌 A股会跟跌吗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囤旅游”双赢才会真香

    2023-11-20 08:12:09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这个“双11”,你“囤”旅游了吗?从各大平台发布的“战报”来看,消费者对旅游类产品似乎挺买账,包括“随心飞”、公务舱卡等在内的机票次卡、酒店套餐通兑券、大型主题乐园和景区门票、线路旅游套餐等都卖得不错。不过,这些大多属于预售服务类产品,究竟赚到“真金白银”几何,还得看消费者的核销情况。

      

      大概10年前,旅游类产品开始进入“双11”大促品类,广泛引起市场关注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特别是疫情期间,价格优惠,打出“先囤货、后预约、随时退”旗号的旅游产品不仅热销“双11”“618”,还频繁出现在各类直播间,成为主流旅游消费模式之一。虽然不确定能去哪儿、何时去,但不妨碍消费者先把羊毛薅下来,让向往远方的心有个寄托。不消费随时退的条款也让消费者不担心蒙受损失,大大降低了消费者下单旅游服务时的决策门槛。商家对这种促销方式也很积极,在行业承压阶段,预售可以帮助回笼资金、售卖远期库存,尤其对于受挫严重的中小商家,预售意味着服务未来的可能,对稳定商家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囤旅游”还香吗?从“双11”数据可以看出,商家参与度广,可“囤”的产品涵盖酒店、民宿、机票、门票、邮轮、租车等各个细分领域;花样繁多,光机票就有“盲盒”、多次卡、公务舱卡等多种选择,能够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用法灵活,套餐往往可以选择多次连用或拆分使用……可见,商家依然看重这种营销方式,一来可以增加曝光率,二来把部分远期库存打包成套餐预售,可以帮助实现更精细化的库存运营管理,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淡季经营收益。

      

      至于消费者愿不愿意“囤”,“囤”了愿不愿意用,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产品的性价比。现在的消费者很理性,会参考各个平台的正常价格,计算促销套餐是否划算,花里胡哨的噱头越来越难以迷惑消费者。二是服务满意度。预售类产品有一些通病,比如可选的兑换日期有限,周末、节假日需要加价兑换;部分权益被限制,如不能叠加会员积分、在就餐等环节被区别对待;消费者看重的“不消费随时退”条款暗含猫腻,消费者明明不知情,预售产品却被“隐藏”条款自动激活导致无法退款……恐怕这些不方便、不舒服、不磊落,会让消费者“囤旅游”的兴致打折扣。

      

      “囤旅游”是一种营销方式的创新,它能不能在拉动旅游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看产品有没有新意、服务有没有诚意,能不能实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当然,也期待正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业,有更多顺应游客结构和出游习惯变化的全新营销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雪)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