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种植业收益“天花板”,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强农惠农富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疆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从天山南北的实践看,可从做好“加减乘除”综合运算入手,提升种植业综合效益。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四棵树镇等地从一片稻田中获取两方面收益,就是在做加法。做好这类加法,不能违背科学规律、“加”错对象。比如,套种本是做加法,但如果套种的种类不对路、方式不科学,往往就会导致“被加数”受损,产量不高,品质不好。
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对一些农产品生产应从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这就需要做好减法。近年来,新疆进一步优化棉花种植区域布局,引导各地退出低质低效棉田,虽然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总产量保持稳定,质量持续上升,棉农获得更多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减法过程中,要严格实施耕地利用保护,确保良田粮用,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进一步重视发挥科技作用,做好乘法,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效益倍增,是突破种植业收益“天花板”的重要手段。在玛纳斯县芳群智慧农场,通过应用无人机为棉田施肥等,实现了人工成本与农业生产成本双降。分析这一管理种植模式不难看出,时间越长,效率带来的效益就越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从另一个角度看,做乘法同时也要做好除法。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必然使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的人员数量大幅下降,需要做好人员分流的除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向新岗位。另外,应因地制宜发展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更好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总之,要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地加、合理地减、巧妙地乘、精心地除,通过做好这四则综合运算,不断提升种植业综合效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