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印媒近日报道称,富士康正在评估印度南部多个邦,希望选择一处合适的地方建立产业园区。与此同时,相关“备选邦”也在发力,希望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各邦纷纷表示,计划为园区配套建设宿舍、医院、消防站、电影院和超市等设施,力争将园区打造为企业、工人及家属安居乐业的区域。
然而,以印度目前的条件看,要实现企业、园区、地方政府、本地工人的多赢,难度不小。
富士康第一次尝试在印度设立产业园是在2006年。当时,富士康先后在泰米尔纳德邦设立了两个手机生产园,主要代工生产诺基亚手机。之后,产业园因品牌销量下滑而关闭。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行动,希望以政策优惠吸引外资投资建厂,在印度完成零部件生产和组装,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次年,富士康便将目光再一次投向印度。2015年8月,富士康宣布计划在印度建厂,主要代工生产苹果iPhone,其子公司还会为多个其他手机品牌提供服务,但最终依旧以失败告终。
如果说,第一次产业园投资无疾而终,可以把“锅”甩给当年市场占有率走低的诺基亚,那么,第二次失败就没那么多借口可找了。连印度本国很多专家都没想到,苹果、富士康在印度都没能避免“滑铁卢”的命运。虽然印度富士康的订单量确实有所增长,但涨幅远低于市场预期。雪上加霜的是,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宣布废止高面额纸币,严重的现金短缺导致富士康在印度的营收大跌五成。目前,富士康虽宣称“并未放弃印度市场”,然而业界普遍认为,这只是“等等再说”的含蓄表述。
此前,《华尔街日报》曾刊文称,苹果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25%的全球iPhone生产业务转移到印度。不少分析机构据此看好印度市场。然而,截至2023年底,印度仅占苹果总制造业务的14%,与25%的目标相距甚远。许多机构已经开始调整对该目标的判断,称“现实因素让富士康很难放手‘押宝’印度”。
事实上,印度在企业文化、工人素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内部改革阻力也不小,离世界制造业大国仍有相当一段距离。
表面上看,印度人工成本相对更加低廉,在印度开工厂应该更容易赚钱才对。然而,由于企业文化不同,外资企业与印度本地劳动力之间通常需要长时间磨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效果堪忧。例如,富士康曾专门派人前往印度,负责本地工人的培训。这让很多印度工人不满,认为这种管理方式不适用于印度。另有一些印度管理人员抱怨,由于存在语言障碍,大量文件、规则、软件界面给印度本地员工带来了不小困难。
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富士康印度工厂虽然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高。为满足订单要求,富士康不得不决定,只让印度工厂负责相对简单、工期宽裕的工作,而需要“赶工”的订单则交给其他地区的工厂。
供应链不够完整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前,印度并没有完善的手机产业链供应链,大多数零部件需要进口,这意味着更高的物流成本、清关成本,以及大量的时间成本。有专家就此评论称,在印度,隐性成本过高抵消了低廉劳动力价格带来的吸引力。
此外,印度基建水平较低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外资企业投资印度的兴趣。比如,印度当前的电力供应能力很难满足工业需求。今年夏天,面对罕见的历史高温,印度政府临时出台企业“限电令”,要求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一众企业必须减少30%的生产用电量。这对企业产能造成了巨大打击。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仅“限电令”一条,就会让外资企业更加谨慎地作出选择。
事实上,外资企业投资印度还有大量“小问题”“小摩擦”难以沟通解决。富士康在印度“落脚”失败,不是没有原因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施普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