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第六感觉:大盘尾市拉升意欲何为呢?

展锋:缩量反抽出现,修正或将继续!

股心:主线归位,普涨之后仍需注意

短期避免盲目追涨杀跌,耐心等待市场低点

不排除跌破箱体杀最后恐慌!缩量小阳如何理解?

市场出现三个好信号!这次反弹能走多远?

玉名:逆转守住3200点,是拉锯战的开始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数字化拓宽乡村特色产业空间

    2025-01-08 08:20:06 来源:经济日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未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个有效办法。

      

      乡村要振兴,特色产业是关键,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乡村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区位相邻的乡村具有相同、相近的产业,有助于区域之间协调合作,统筹分配数字基础设施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手段突出乡村特色产业的地域特征,建立特色食品的品牌与服务,挖掘背后的品牌故事和文化,形成独特的品牌质量和市场定位,可以大大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以来,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6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提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涉农数据资源、智慧农业、乡村数字富民产业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综合考量区域数字化的发展实际和建设需求,指导乡村特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也要看到,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譬如,相关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色种养数字化生产效率与特色食品电商化程度不高,特色手工业与特色文化数字化挖掘不足等。针对此,应从多方面改进。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共享。加大农村整体网络环境投入,提升信号覆盖率与稳定性。鼓励涉农企业围绕乡村特色产业进行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研发投入,开展联合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瓶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探索新技术下的信号覆盖方式。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与资源在跨区域、跨行业的共享和应用,打破特色产业之间数据壁垒,释放数据价值,实现客户源、信息源共享共赢。

      

      提升特色种养数字化生产效率与特色食品电商化程度。对于乡村特色种养,应提升其数字化生产效率与质量。推广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乡村特色产业的生产、培育、销售等全过程。聚焦农业生产智能化,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新产品,对湿度、温度、光照时间等条件进行调节。实施数字化农产品培育模式,对农作物的灌溉、施肥、农药播撒等环节进行科学监控,加强农作物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农产品电子档案,利用大数据追溯其生产、运输等流程,提升特色种养的质量,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与网络主播、行业协会等不同层次主体建立合作关系,避免同质化、低价竞争。挖掘地域特色,将乡土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腊味、民族特色奶制品等乡村特色食品销往全国各地。

      

      加大乡村特色手工业与数字化挖掘力度。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承和改进特色手工技艺,对于蜡染、编织、剪纸、刺绣、陶艺等传统工艺,支持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引入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技艺传承,改进传统传承方式,提高传承效率,将宝贵的非遗资源以数字形式保存传播。特色手工业产品可融入数字化设计制作与管理,实现产品生产过程智能化、标准化,提高特色手工业质量与经济效益。建立沉浸式体验场景,借助AR/VR等技术进行数字化、场景化展示,增强体验感和参与度。促进数字化技术与旅游、文创等相结合,提升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价值,通过文创产品创作与开发的数字化,提高产业附加值。(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冯茹)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