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相关元素被普遍应用在服装、餐饮、电影、游戏、玩具等行业。许多企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产品出新、品类重塑,树立起独特的品牌标识,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既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和市场份额,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但也要看到,一些企业只顾见“红”思齐,陷入盲目跟风和过度炒作的怪圈,剽窃其他企业的产品设计,拿“国风”当噱头,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转化。
将国潮作为营销策略无可非议,但如果为了赶“潮”而滥用国潮元素,反而导致企业忽视自身定位和核心价值,使品牌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这类行为还可能使消费者对国潮产品产生误解或偏见。
追逐国潮不能靠“抄”,盲目跟风会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相似、过剩的产品,加剧同质化竞争,还可能引发价格战等恶性行为,压减企业的利润空间,背离了企业投身国潮的初衷。
不再满足于当低成本和可复制的“加工厂”,而是追求品质与创新的“中国质造”,这是国潮兴起的大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创意宝库,企业应用心挖掘、善于转化,从模仿向个性化、多元化转变,加大设计创新,推出具有辨识度的国潮产品。与此同时,要在营销、渠道上寻求差异化,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建立清晰的市场定位,灵活理性地运用国潮元素,讲好企业故事、构建独特价值,形成持续的品牌认同。
延续潮流不能靠“炒”,炒作往往使得产品质量低劣却价格虚高,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失真,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国潮营销是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做创意的商业表达,其发展应当建立在尊重传统文化和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一方面,质价相当、物美价廉是基本的买卖逻辑,企业应回归品质这一核心价值,将国潮作为品牌升级的重要机遇,坚持高标准的生产流程,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下足功夫。另一方面,国潮本质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是文化自信的流露,企业要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国潮消费与社会情感不脱节,给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商品。
国潮已经从探索扩张阶段走向成熟稳定,要经久不息,就不能停留在“玩概念”“贴标签”的层次,而是要用设计与外观获取“第一眼”机会,用产品和服务赢得广泛认可,用品牌与文化培育核心用户,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