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商业观察:机构扎堆关注股有哪些(附股)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很接近了,急跌胆子要大一点!

明日大盘还会继续下跌吗?周五走势很关键

即时三浪的期待破灭,并不意味着大盘走空

股心:缩量回落,短期调整是否完成?

时间窗口周期市场波动加大,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3月20日市场最强热点回撤支撑完成,即将重回升势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防治个人信息泄露不松劲

    2025-03-21 08:25:07 来源:经济日报
      

      公安部近日公布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起典型案例,包括窃取快递信息、虚假招聘、入侵停车小程序、冒充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等手段。从2024年全年数据来看,公安机关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超过7000起。这一数据展现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工作成效,也反映出信息泄露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成为“数字黄金”,也被不法分子看作“唐僧肉”。从公布的典型案例来看,犯罪团伙非法售卖个人信息牟取暴利,单起案件涉案金额可达数百万元,其中还表现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一些新趋势。比如,作案手段日趋技术化,犯罪团伙制作、投放木马程序来控制教培机构内部计算机;串通内部人员,犯罪团伙勾结快递行业工作人员窃取快递订单信息;黑灰产业链分工协作,犯罪团伙骗取个人信息后再出售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形成上下游犯罪链条。非法利益驱动加上监管制度漏洞,使得这类犯罪行为屡禁不止。

      

      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首先要以技治技,以技术创新驱动防御升级,减少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收集,推广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个人网络数据像快递面单一样“可用不可见”。

      

      对于重点行业应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典型案例中,有不少犯罪发生于教育、医疗、物流等行业。这些行业与公众日常联系密切,且掌握大量用户数据,必须压实其主体责任,督促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在技术上做好黑客攻击防御,在管理上严防内部人员泄密。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的同时,与教育、医疗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作,联防共治,堵上信息安全漏洞。

      

      针对“免费领红包”“假冒工作人员”等骗术,应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的信息保护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同时,完善线索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个人隐私绝不能成为牟利工具,要构建起高压打击、技术赋能、全民参与的三位一体防护网,筑牢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屏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诗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