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A股还有戏吗?3月25日市场最强热点复盘

强势股补跌后,情绪能否回暖?破位反抽后改变策略

缩量十字星后仍需防范资金分歧加大

科技股的调整不会太久量能快速下降也是一种信号

周二早间市场信息晚间三大消息,将迎来支撑反弹!

热点精选:国防军工+氮化镓+出版传媒+低空经济

观察:市盈率不足10倍的可穿戴概念股(附股)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优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

    2025-03-26 08:16:31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推动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赋能,培育新赛道、助力新产业发展,科技金融展业大有空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科技金融是实现科技与金融双向促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型企业则是科技金融的发力点,只有以金融之力把科创企业的创新力激发出来,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让科技创新之花结出硕果,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然而,科技型企业在成立之初,市场价值很难被发现,且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传统融资模式很难适应其经营需求。比如,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往往缺乏经营数据和信用记录,导致金融机构不能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传统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等等。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尤为迫切。

      

      尽快从体制机制上破题,不断让金融服务适应科技创新的实际需求,推动金融服务与科创需求精准匹配。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出台相关举措,初步缓解了不少融资难题,灵活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但覆盖范围和阶段还有提升空间。因此,金融服务科创要全面发力,更多聚焦初创期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引导银行资金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强化贷前评估和贷后管理,打消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银行要从内部完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开发适合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制定风险缓释措施等。这些机制有助于银行在支持创新的同时,更精准地评估企业风险,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有效控制和分散风险。此外,要建立权责清晰的尽职免责机制,打消信贷人员贷后的后顾之忧,激发信贷人员敢贷、愿贷积极性。

      

      创新融资产品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载体。从银行业服务科创企业现状来看,亟需拓宽和转变授信方式。传统银行授信侧重企业资产和信用记录,把这种模式复制到规模小、实力弱的科技型企业身上有些“水土不服”。要尽快从看财务报表、看押品转向看能力、看产品、看前景。科技型企业的硬实力是知识产权,银行要细化举措,做好知识产权估值、登记等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充分利用科技型企业的优势补齐融资短板。此外,还应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从外部发力,开辟更多授信支持方案,以此拓宽科技型企业获贷路径。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不是朝夕之功。科技型企业从种子期起步到把技术或专利实现量产,需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鼓励耐心资本或多元融资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为各类科创企业提供股权、保险等接力式综合金融服务。可以预见,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陪伴,将全面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推动科技、金融、产业循环促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