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第六感觉:如何解读大盘周一阴十字星呢?

股心:情绪先于回暖,月初能否迎来反弹?

常长亭:低迷下跌中个股的量价关系尤其关键

3月31日市场最强热点贵金属板块逆市走强!

3月31日周一早间市场信息外围大跌,考验A股韧性

热点精选:农用机械+低空经济+汽车整车+稀土永磁

商业观察:“芯片一哥”中芯国际为何增收不增利?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消费场景创新需立足价值深耕

    2025-04-01 08:18:21 来源:经济日报
      

      “商场旁就是海岸公园,可以边逛商场边看大海”,不少深圳的网友,纷纷将逛商场的经历向大家分享。近日,一家“公园式商场”成了网红。其走红的背后,折射出消费场景创新从“流量驱动”到“价值深耕”的发展变化。这既是技术、政策与需求合力推动的结果,也是我国消费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消费场景正在经历的变化,是技术革新、政策引导与需求升级的共同产物。消费场景已从单纯追求短期流量转向构建可持续的价值生态,其核心在于以消费者真实需求为锚点,通过技术适配、业态融合与政策协同,实现创新逻辑的迭代升级。

      

      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为消费场景的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不久前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以旧换新、培育多元化消费场景等措施。政策的导向性不仅体现在传统消费领域,更延伸至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这种“政策红利释放期”与“技术应用深化期”的交织,为消费创新提供了系统性支持。

      

      技术对消费场景的改造已从“炫技式”应用转向深度需求适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正通过解决具体痛点重塑消费价值。从AI送餐机器人通过情绪感知技术实现人机自然交互,到AI智能床垫通过动态算法优化睡眠体验,技术的价值不再停留于表面体验,而是转向解决真实需求。这种转变背后,是技术逻辑从供给方的“能做什么”转向需求方的“需要什么”的升级。与此同时,消费场景的数字化进程加速,抖音电商通过大数据整合农户资源,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实现“技术惠农”与消费升级的双赢。

      

      业态融合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边界,构建增值空间。早期“书店+咖啡”“商场+展览”等模式仅停留在物理空间叠加,而今的融合更强调价值链的深度融入。这不再依赖单一业态的流量贡献,而是通过功能互补提升整体效能。政策引导下的业态融合正在形成系统性创新。业态融合的价值,正从“吸引眼球”转向“留住人心”。然而,消费场景创新仍面临多重挑战。部分企业堆砌AR/VR技术打造“网红展厅”,却因体验生硬沦为“一次性打卡地”;县域市场跟风兴建“赏花+”项目,因季节性瓶颈陷入运营困境。

      

      当前,消费场景创新转向价值深耕,需要不断推动政策、技术等层面的优化升级。政策层面需加快新兴领域标准制定,在创新划定安全边界的同时预留试错空间。技术应用则需强化实用性,如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康复延伸至登山辅助,无人机配送将外卖时效缩短等。城乡协同也是关键,要不断完善县域物流网络、拓展农村电商应用场景,有效激活下沉市场需求。

      

      消费场景创新的本质是对市场需求的深度认知。当技术不再漂浮于概念层面,当企业学会用“显微镜”洞察需求,而非用“望远镜”追逐流量,创新才能真正沉淀价值。唯有扎根价值深耕,消费创新才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引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冯其予)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