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精选:机器人+稀土永磁+汽车零部件+中俄贸易

5月开门行情的期待五一期间股市信息

商业观察:一季报利润超去年全年个股精选(附股)

A股会出现红五月吗?4月30日市场最强热点

常长亭:雷已爆完敢于加大力度挖潜力

4月市场惊涛骇浪,5月择机低吸优质个股

全球化重构高科技引领未来收官4月,展望5月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精准协同发力稳就业稳经济

    2025-05-06 08:37:35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再次“上新”,一套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良好环境的“组合拳”,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将进一步放大政策组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有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一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多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正在创造较多就业机会。

      

      然而,一些挑战也不能忽视。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6月份即将迎来就业高峰,还有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就业,就业总量存在压力是一个客观事实。外贸承压,对我国出口企业及相关就业岗位带来冲击;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导致部分低技能岗位减少;新兴产业虽然人才需求强劲,但培养规模有限,难以满足需求。这种结构性矛盾表现为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心仪工作,而许多企业又面临“招工难”困境。

      

      面对新的稳就业形势,政策“组合拳”一方面发力“扩容”,注重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消费新热点打造、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基本民生服务提供等重点领域,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岗位释放力度,积极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另一方面发力“增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启动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拓展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加大以工代赈支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帮助重点群体提高求职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推进和落实稳就业政策,需要协同发力。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发展的“蛋糕”做大了,才能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从而把就业“蛋糕”做大。这就需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共商、效果共评,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把政策红利实实在在送到经营主体和群众手中。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保障中小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稳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市场、稳住了经济。

      

      紧扣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生所急,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既是对当下挑战的精准回应,更是对长远发展的谋篇布局。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既需要针对眼前难题打几场“攻坚战”,成熟一项、出台一项,也需要发起“持久战”,组织起一环扣一环、一棒接一棒的持续攻势,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经济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我国是人口大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稳就业稳经济的压力始终存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明显加大,稳就业稳经济的挑战始终严峻。面对“千难万难”,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高质量,我们有信心迎战一切风浪挑战,实现既定战略目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