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第六感觉:如何解读大盘的缩量上行呢?

皮球胖胖:接下来在震荡中走高应该是没啥悬念

缩量轮动格局,需要注意哪些量能隐患谨慎追涨

常长亭:深入挖掘时代潮流科技含量成长股

缩量阳包阴 今晚有大消息缩量打不开空间,会有洗盘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逢低又可以找机会上车了!

热点精选:减肥药+国防军工+粮食概念+机器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经评论:发展人工智能要突出应用导向

    2025-05-09 08:16:28 来源: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强调突出应用导向,对于当前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有着重要意义,既能防止技术与实际需求脱节,又能避免盲目跟风,造成产业野蛮生长,甚至带来产业泡沫。

      

    以应用为导向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产业发展以应用为导向,核心在于弥合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倒逼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使研发投入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价值。这种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效率,还能激活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避免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困境。以需求驱动创新、以场景反哺技术的模式,已为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不少产业持续注入新动能。

      

    突出应用导向,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应用导向促使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对接各产业具体需求,并与产业深度融合,打破产业发展瓶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催生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人工智能具备典型的通用技术特征,各个产业都能借助人工智能应用实现升级改造。比如,在制造业,智能生产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与精度;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快速分析影像数据,助力医疗诊断“快、准、稳”。

      

    突出应用导向,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应用导向明确了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把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投入最有价值的领域。风险投资更倾向于支持有明确商业化路径的技术,突出应用导向发展人工智能,既能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加速关键技术突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也能引导资源向有实际应用需求的领域聚集,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些热门但应用前景不明朗的行业,降低资源错配风险,减少因盲目投资和过度竞争导致的产业泡沫。

      

    突出应用导向,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优势。我国拥有庞大且多元的市场,涵盖制造、交通、医疗、金融等诸多领域,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当前,大模型已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落地应用,并深入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进而从数据积累、问题反馈、场景拓展等方面驱动算法持续优化,推动技术创新升级。

      

    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正是扎根应用才有如今蓬勃发展的局面。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然而早期技术多将目光投向虚拟世界的抽象问题,因与现实生产生活场景脱节,未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与产业变革。如今,大模型从写诗作画到扎根金融风控、医疗诊断、工业质检等垂直领域,已让业界清晰认知到,只有针对具体业务场景打磨出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才能契合市场需求,赋能千行百业,发挥出更大价值。

      

    人工智能产业竞争的本质是技术和应用能力的比拼。无论是破解产业转型的堵点,还是回应民生关切的重点,突出应用导向都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穿透迷雾、稳健前行的“指南针”。深耕应用场景、释放技术潜能,人工智能才能成为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