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玉名:窄幅运行过后,可能的变化模式

商业观察:虚拟电厂概念和龙头股追踪

轮动加快 科技吸金三连阳能否带来大长阳

股心:初步分化后,注意热点的切换

皮球胖胖:杀跌警报未除,扩大现金持有,积极做T

常长亭:震荡中提振信心低吸布局相关消费电子类

市场碎步攀升,观察反压趋势能否有效突破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着力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

    2025-06-06 08:15:40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科技创新已进入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新阶段,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推动企业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释放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一章,从创新组织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机制设计等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推动大中小企业构建协同、高效、开放的创新生态,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动力,企业是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主体。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成为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源泉,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要看到,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求相比,我国企业“从0到1”的基础研究突破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科研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比较缺乏,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市场竞争早已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加快破除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壁垒,推动企业创新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联合共创,既是实现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

      

    《意见》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框架,为解决企业创新资源与力量分散、重复和低效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以创新为根本,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揭榜”攻关,汇聚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融通创新成果,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以人才为关键,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企业要着眼于中长期价值创造,以创新为导向健全完善开放型的人才支撑体系;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高端人才在产学研间有序流动,破解核心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等难题。

      

    以制度为保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同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着力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有力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将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优势,加速适应市场格局变迁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助力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