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玉名:窄幅运行过后,可能的变化模式

商业观察:虚拟电厂概念和龙头股追踪

轮动加快 科技吸金三连阳能否带来大长阳

股心:初步分化后,注意热点的切换

皮球胖胖:杀跌警报未除,扩大现金持有,积极做T

常长亭:震荡中提振信心低吸布局相关消费电子类

市场碎步攀升,观察反压趋势能否有效突破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程丽辉:以系统化思维重构产业生态

    2025-06-06 08:15:47 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改革试验田,国家级新区肩负着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培育新增长极的重任。西咸新区是全国首个聚焦“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国家级新区,依托秦创原总窗口,以“三项改革”突破制度壁垒,探索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产创融合路径,打通科技与产业转化通道,以跨区域协同机制加速西咸一体化进程,为区域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生态重构”提供了启示。

      

      西咸新区突围的关键,在于以系统性改革重塑发展逻辑。通过权益激励、要素流通等改革释放科研活力,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打破行政边界,构建“创新在新区、制造在全域”的跨区域创新共同体,以利益共享机制推动要素高效配置。实践证明,国家级新区需以生态化思维重构产创融合与区域协同的底层逻辑,跳出传统路径依赖,实现从“政策洼地”向“创新高地”跃升。

      

      当前,一些国家级新区还存在协同机制缺失与制度供给滞后问题,例如,创新资源碎片化分布与配置失衡制约成果转化,难以形成创新合力;政策协同不足叠加行政壁垒,导致重复投入与同质化竞争;传统治理模式滞后,创新生态培育系统性缺失,弱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致使内生动力不足。

      

      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以系统化思维重构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生态。一是要深化制度创新。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先用后转等改革试点,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协同机制,加速创新要素流动与成果转化。二是要优化服务生态。依托“需求揭榜—联合攻关”对接平台加速技术供需匹配,强化“科技母基金+参股子基金+专项孵化”的金融支撑,引导资本精准投向关键技术研发和早期成果转化,系统性优化科技创新服务生态。三是要强化区域协同。以产业链为纽带组建跨区域创新联盟,推广“链主企业+飞地园区”协作模式,推动区域间技术标准互认、数据互通与场景共享。四是要创新治理模式。推进“放管服”数字化改革迭代,构建企业主导的“政产学研用金介媒”融通生态,健全产业链梯度协同与知识产权确权维权体系,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能。五是要健全评估机制。构建产创融合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率、产业链协同度等纳入核心指标,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推动政策从短期让利向长效赋能转变,实现国家级新区从局部突破向全域创新生态构建的跃升。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程丽辉)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