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皮球胖胖:掉进了诱多的陷阱依然重仓豪赌

第六感觉:明日大盘会继续回落吗?

股心:退潮共振阴线,注意抵抗式下跌开启

沪指开始考验移动支撑区干扰因素多,谨慎开新仓

银行股新高后又一次迎来市场的阶段性调整

热点精选:PCB+存储芯片+无人驾驶+国防军工

商业观察:国内算力龙头股解读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新技术打开文旅融合新思路

    2025-06-20 08:15:36 来源:经济日报
      

    科技赋能正成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4A级景区达到92.3%,VR、XR、AI等新技术正在为游客创造全新的文旅体验。

      

    如何让沉睡的遗产“活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潮起来”,让静态的文化“动起来”,成为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这一课题提供了破题之匙。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正改变着文化感知方式,降低了历史文化的认知门槛和传播成本,拓展了文化价值的普惠边界。

      

    从经济层面看,这种“数字可及性”扩大了潜在的文化消费群体。原来只有少数研究者和到访者才能接触的专业文化资源,现在面向亿万网民开放,形成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关注焦点。文化遗产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数字空间里的共享资源,是激发社会文化兴趣、培育潜在消费群体的“引流器”。科技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边界,更开拓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思路。

      

    文旅融合的更高境界,在于让游客从“观看者”向“参与者”乃至“价值共创者”转变。比如,湖南博物院用AI还原“辛追夫人”,将考古研究转化为可交互的场景,实现文化传播从“单向灌输”到“具身参与”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传统景区成为虚实共生的“超级文化入口”;“线上虚拟体验+线下实体消费”的双向导流模式,正重塑文旅融合发展逻辑。

      

    从基于数字技术实现文创产品形态革新到利用文化IP打造数字新场景,再到文化产业链的全要素改造……科技赋能下,古老的文化符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科技为文化价值转化提供了新手段新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要素实现价值重构与活力再生。比如,黄山推出“先游后付·信用游”方便游客出行,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深圳通过文化科技集成系统的搭建,打造技术、娱乐、商业联动的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型。

      

    未来,要牢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意识,广泛开发与应用新技术,培养一批既懂得文化和旅游又掌握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复合型人才,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化、智能化、体验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网供稿)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