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皮球胖胖:掉进了诱多的陷阱依然重仓豪赌

第六感觉:明日大盘会继续回落吗?

股心:退潮共振阴线,注意抵抗式下跌开启

沪指开始考验移动支撑区干扰因素多,谨慎开新仓

银行股新高后又一次迎来市场的阶段性调整

热点精选:PCB+存储芯片+无人驾驶+国防军工

商业观察:国内算力龙头股解读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警惕涉考诈骗陷阱

    2025-06-20 08:15:38 来源:经济日报
      

    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各类网络诈骗、谣言陷阱如影随形,从“内部指标”到“提前查分”,从“作弊通知短信”到“报考辅导”,打着“专业服务”的幌子迷惑家长,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似乎成为了高考后的“第二考场”。

      

    近年来,教育部、公安部以及各地招考部门每逢高考都会发布大量提示,提醒考生和家长警惕涉考骗局,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不实信息和一些高收费的辅导机构,谨防上当受骗。防骗提示不可谓不全面,媒体曝光的案例不可谓不典型,但骗局仍能屡屡得手。

      

    之所以防不胜防,是因为各类骗局精准把握了考生家庭的心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叠加成绩公布前的焦虑,与升学有关的任何信息都可能引发强烈的情绪波动。骗子们不断渲染“志愿填错毁一生”的恐慌情绪,再包装上“独家”“内部”“特批”等字眼,许多家长怕“耽误孩子前程”,于是病急乱投医,容易被骗局迷惑。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粗劣骗术,如今也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AI换脸、语音合成等新型诈骗手段具有更强的迷惑性,使其有更高的“可信度”,辨别真伪变得更加困难。

      

    筑牢高考后的防诈骗护城墙,需要多方合力构建系统性防线。教育部门要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开展广泛宣传和严厉打击;社交媒体平台要把好关,将算法和人工相结合,完善关键词预警机制并及时作出防骗提示;电信运营商也应该强化管理,如对短时间内大量群发敏感词的号码实施重点监控。更重要的是,考生和家长要务必保持清醒,避免被营销裹挟,警惕各类谣言和陷阱。

      

    其实,历年录取分数线、院校招生计划、专业排名等是公开信息,只需认真检索就能免费获得。志愿填报的本质是生涯规划,而并非单纯的分数博弈。与其花大价钱请人“帮助”,不如认真思考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绝不是某个“专业服务”机构能轻易给出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维维)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