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皮球胖胖:掉进了诱多的陷阱依然重仓豪赌

第六感觉:明日大盘会继续回落吗?

股心:退潮共振阴线,注意抵抗式下跌开启

沪指开始考验移动支撑区干扰因素多,谨慎开新仓

银行股新高后又一次迎来市场的阶段性调整

热点精选:PCB+存储芯片+无人驾驶+国防军工

商业观察:国内算力龙头股解读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发展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

    2025-06-20 08:15:39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日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双碳”目标,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目前,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绿色金融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绿色金融责无旁贷、大有可为。分行业看,当前,绿色金融聚焦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分用途看,绿色金融能够满足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等重点领域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3个领域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8.11万亿元、8.13万亿元和4.81万亿元,一季度分别增加1.47万亿元、4680亿元和4269亿元。

      

    也要看到,绿色金融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待解难题,尤其是一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亟需外部融资支持,但自身又具有准公益性质,短期内难以产生充足的现金流,还款来源不足。接下来,如何发挥政策性、商业性金融的优势互补作用,如何谋划出一条生态、经济、金融协同共赢之路,有待各参与方同题共答。

      

    为此,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完善标准体系,丰富产品与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有效发挥资源配置、风险防范、价格发现三大作用。

      

    标准体系是基础。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已经确立,分别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与市场体系、国际合作。其中,绿色金融标准有助于合理界定相关活动,避免所谓的“洗绿”“假转型”问题。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落地使用和国际合作,为金融产品与市场的规范发展夯实了基础。

      

    产品体系是推力。有了标准体系这一基础,还要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动员、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此前,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融资痛点,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已在部分省市开展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探索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用产业收益反哺生态治理投入,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最终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系统谋划是保障。不少绿色金融项目是百年工程,要从长远考虑,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比如,从短期看,水库建设项目通常难以产生充足的还款来源,但如果把时间拉长,部分经济大省的水库项目仅用10余年时间就可还清负债,后续就进入了长达几十年的纯收益期,而这些稳定收益能够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转化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进而点绿成金、巧用生金。接下来,各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组合效应,稳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撬动更多耐心资金投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