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趋势巡航:创业板大涨 双头成立吗

第六感觉:明日大盘还能继续上涨吗

股心:轮动上行延续,新高之后仍需注意

坚决做多科技股! 7月3日市场最强热点

市场碎步攀升,观察补涨板块能否接力流畅

常长亭:盯紧九二四后有望发动的二春行情股!

三观红日:8000亿利好落地,机构吃肉却散户喝汤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经评论:新旧动能接续塑造发展新优势

    2025-07-04 07:47:05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保持稳定扩张态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不断释放出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累积。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整体工业水平,产业向“新”态势更加明显。今年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6.7%,连续27个月保持在30%以上;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从企业利润看,1月份至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速超过两位数。从发展预期看,6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4%、50.9%,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从经营主体看,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达246万家,其中今年新设企业7.1万家,新设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超过六成。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持续壮大,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得益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有效释放了内需潜力,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

      

    新动能产业的发展,既巩固了经济基本盘,又开辟了发展新赛道,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正在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等交叉领域蓬勃发展,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在区域层面,新动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极特征,有效激发了地方经济活力。例如,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十四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3%,增速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位,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由2021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47%。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充满活力的新动能产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增强中国经济抵御风险挑战的韧性。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行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点堵点等问题。这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还要看到,制造业景气度继续回升,有新动能产业的贡献,同时也是各行业普遍恢复协同作用的结果。6月份,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行态势。这也提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旧动能的关系。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依托于传统产业积累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基础。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离不开传统汽车工业的供应链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依托于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如果割裂新旧动能之间的联系,盲目“弃旧图新”,反而会削弱产业升级的整体效能。不能把产业升级简化为赛道切换,要充分考虑区域禀赋差异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中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