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下周大盘能向上突破吗 科技股为何集体调整

下周的两个考验 8月8日市场最强热点

常长亭:行情第二阶段更要加大力度参与含金科技

连板近创历史新高高占比 收回拳头再出击更有力!

热点精选:AI应用+脑机接口+RWA+商业航天

玉名: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对行情的影响

商业观察:华为CANN概念股全梳理(附股)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2025-08-11 08:06:38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锚定两大任务。这一部署既立足当下市场生态的优化,又着眼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层需求,彰显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

      

    资本市场想要有吸引力,需要为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今年以来,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主要股指持续震荡上行;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后,“铁公鸡”扎堆的现象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分红回馈投资者。投资者获得感提升,直接带动了市场交投活跃。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投资回报率。接下来,应继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在优化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加强自我管理,拧紧“质量闸门”,推动企业借助并购重组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上市公司运用好回购、增持等工具积极维护市场稳定,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持续成为“价值创造者”。

      

    如果说吸引力是“筑巢”,那么包容性便是“引凤”。当前,我国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增强包容性要求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各类企业,尤其是代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科创企业。近期,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实施“1+6”政策,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一揽子更具包容性的制度推出,为更多虽未盈利但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大门。

      

    当然,增强包容性绝非是简单的“降低门槛”,而是与市场自身升级相匹配,形成正向循环。近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5%和17.9%。这些硬科技企业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成长型投资标的,更推动资本市场自身结构、效率向高质量转型。可以预期,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差异化上市标准等方式,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将进一步提升。

      

    需要看到,吸引力和包容性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高质量、回报稳的上市公司为市场提供丰富的价值投资标的,改善投资预期,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市场就有了“深水养大鱼”的底气,敢于接纳更多暂未盈利的科创型企业,赋能包容性。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更敏锐,吸引更多资金慕名而来。这种“投资有回报,融资有渠道”的良性循环,正是资本市场成熟的标志。

      

    当前,美关税政策扰动全球金融市场,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依然较多。新形势下,以吸引力筑基、用包容性拓界,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快完善适应创新规律的资金形成机制,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中锻造市场韧性,将为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提供强劲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