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第六感觉:明天大盘会突破3674点吗?

股心:良性轮动延续,注意龙头的分歧点

牛市也不能避免调整波段 8月12日市场最强热点

市场在犹豫中前行,时间窗口周期内波动加大

常长亭:改变熊市思维积极参与含金科技成长股

热点精选:储存芯片+机器人概念+钨+工业大麻

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杠杆资金活跃,梳理热点为两类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保险业织密汛期“防护网”

    2025-08-13 08:14:17 来源:经济日报
      

    汛期再临,风雨未息。近期,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城市内涝、道路中断、车辆受损、房屋进水等险情频发。突如其来的灾害,不仅考验着政府的应急调度能力,也对保险行业的响应机制与专业担当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汛情,金融监管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督促辖内保险机构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打通理赔与救援通道,向公众发布防灾避险与保险提示,提前拉响风险警报。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应对行动中,监管高效调度至关重要,同时,保险机构应该及时履行“风险托底”职责,兑现保障承诺,消费者则要理性运用保险工具,在风雨中为家庭和财产撑起“安全伞”。

      

    当前,多家保险公司已在受灾地区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推出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救援“三免服务”,显著压缩赔付周期,传递出保险“有速度、有温度”的服务理念。“无差别救援”正成为行业共识——不少公司在灾情面前不分客户与否,只要有人受困、有车受损,就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施以援手。

      

    理赔速度既是能力的体现,也是赢得信任的关键。洪灾之后,如何提升查勘效率、简化理赔流程,也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的考验。一方面,要用好数字化工具,推广自助报案、视频查勘、远程定损等智能流程;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应急、气象、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提高整体应对效率,做到“应赔尽赔、应赔速赔”。

      

    保险的意义不仅在于事后理赔,更应做好灾前防范。面对汛情频发、灾害高发的现实挑战,保险机构应主动将服务前移,聚焦易积水小区、地下车库、山区道路等高风险区域,开展灾前排查、隐患提示、应急预警等工作,帮助客户提前识别、有效规避风险,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真正以专业能力践行“保障者”角色。

      

    与此同时,随着极端天气发生频率的上升,汛期灾害呈现多样化、复合化态势,受灾人群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保险行业应围绕家庭财产、车辆损失、农业设施等重点风险领域,加快推出更具场景针对性与定制化特征的细分产品,做到“险有所备、保有所依”,推动保险供给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风险防范也离不开消费者的主动参与。汛期来临,公众应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合理安排出行,检查排水系统,车辆应停放在地势较高区域,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在保障配置方面,应理性选择险种,明确保障范围与免责条款,尤其关注车险、家庭财产险、意外险是否涵盖自然灾害风险。在发生损失后,消费者应及时报案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以免影响后续理赔。

      

    保险,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更是灾难面前不可或缺的“安全网”。织牢这张“网”,既需监管部门统筹引导,也需保险机构和消费者协同发力。唯有各方携手,才能在极端天气日益频发的当下,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风雨无情,责任先行。在灾害来临时,保险不仅是“赔付”的手段,更应成为“陪伴”的力量——陪伴每一位投保人度过危机、走出困境、重见晴空。这是保险的价值所在,更是行业的使命所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武亚东)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