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股心:龙头迎来大跌,首阴后能否修复

如何解读大盘的冲高回落 黑周四再现 狼来了吗

调整似乎已经展开,再创新高也是在调整波段之后

3700 点攻防战遇挫,震荡市中结构性机会显现

8月14日市场最强热点 高标兑现,重新洗牌!

常长亭:盯紧盘口锚准新的热点启动

89天,变盘窗口来了! 预期的调整会大跌吗?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经评论:“软硬兼施”培育脑机接口产业

    2025-08-15 07:58:56 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未来产业的热门赛道之一,脑机接口迎来发展路线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7年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脑机接口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通俗点说,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通道,收集大脑信号,并让机器读懂,从而让两者之间实现协同交流与互动。一方面,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可带动多领域技术突破,助力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另一方面,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领域可辅助治疗脑部疾病,助力康复,契合民生需求;在工业制造、生活消费等领域能开拓新应用,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国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多重优势。从技术看,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等领域,我国居于领先地位。从产业基础看,我国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终端应用的初步链条,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从市场需求看,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康复需求以及工业智能化升级等场景,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我国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61.4亿元。

      

    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基础软硬件都不能少。其中,硬件就像脑机接口的“身体”。比如,想要捕捉大脑的信号靠的是电极,当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采用植入式电极和非植入式电极。非植入式电极捕捉信号较粗略,但安全方便,适合简单场景;植入式电极捕捉信号精准,但有手术风险,适合复杂场景。电极能不能抓好信号,靠的是材料的稳定性、传感器的灵敏性等。把信号转化成机器能读懂的语言,靠的则是芯片,包括采集芯片、处理芯片、通信芯片等,这些芯片要是不够强,信号就处理得慢、容易出错。

      

    软件是脑机接口的“大脑”,作用是让信号“会说话”。编解码软件得更聪明,比如你想“动一下”,它能立刻翻译给机器,还能自己优化,适应不同场景。控制交互软件要精准,让机器听话,多项任务一起干也不混乱。操作系统和平台就像“管家”,能整合各种数据,兼容不同算法,用户还能自己编辑,用起来更顺手。这些软件让大脑和机器的“对话”更顺畅,就像给双方配了个贴心的翻译官和调度员。

      

    突破短板需“软硬兼施”。在硬件端,非植入式电极信号不够清晰,植入式电极又面临生物相容性与手术风险的双重考验,平衡芯片算力与功耗仍是待攻克的难题。需研发新型生物相容性材料,解决植入式电极排异问题,提升长期稳定性;优化抗干扰设计,提升信号精度;强化噪声抑制技术,降低处理芯片功耗,增强通信芯片抗干扰能力等。

      

    在软件端,信号解码算法难以精准捕捉复杂脑电意图,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也亟待提高。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解码能力,提高复杂脑信号解读准确率和响应速度,增强场景通用性;升级控制交互软件的多任务处理能力,研发兼容性强的专用操作系统,实现不同设备和算法协同,改善用户体验。

      

    脑机接口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抓住“软硬兼施”的突破关键,持续夯实创新根基,我国有望在这一未来赛道抢占先机,让技术红利惠及医疗、工业、生活等更多领域,书写产业变革新篇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