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第六感觉:明天大盘会继续上攻吗?

股心:大小指数分化,行情能否持续?

别让贪婪蒙蔽了双眼,别说市场不给你机会

市场量价齐升,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中阳背后的隐忧

海西:指数放量突破,十月份有重大机会!

常长亭:信心满满迎接4000点做多时代潮流产业股

玉名:开门红中各指数高点不同步释放的信号!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经评论:卫星通信开启天地融合新空间

    2025-10-10 07:59:55 来源:经济日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这意味着3家基础电信企业都获得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以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丰富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卫星通信解锁的是海陆空全场景通信能力,将开启天地融合新空间,打开万亿大市场。

      

    卫星通信突破了地面通信网络的地理局限。卫星通信业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站、用户终端之间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通信服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等优点。这意味着即使在海洋、荒漠、高空等传统信号盲区也不会掉线,为应急救援、远洋航运、野外勘探等场景提供了通信保障。能直连卫星的可不仅仅是手机,还包括电脑、汽车、船舶、无人机等终端设备,这将推动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融合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卫星通信服务正向大众市场拓展。早期卫星通信终端多为专业设备,通信终端和通话费用都价格不菲,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随着技术迭代,如今已拓展至大众消费领域。在我国,自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后,不少手机厂商推出了多款具备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通过定制芯片、优化天线就能支持卫星通信,费用也逐步亲民。与此同时,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完善,推动专业通信能力向消费级终端微型化、低成本转化,让卫星通信真正走进大众生产生活。

      

    开展卫星通信业务将重塑通信业竞争格局。当前卫星通信按照高轨、低轨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其中,高轨卫星像“固定在天上的信号塔”,覆盖范围大,更适合做基础保障类服务,比如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通话、短信、小流量数据等功能;低轨卫星则像“绕着地球快速跑的小信号站”,传输时延短,更适合面向物联网终端直连、车载宽带、低空经济等场景。由此可见,卫星通信将催生新的盈利点,比如面向个人用户的应急卫星套餐、面向企业的海事卫星宽带服务、面向行业的物联网卫星接入服务等。

      

    卫星通信已成为手机业的新战场。由于技术门槛降低,智能手机也能实现直连卫星,随着卫星通信模块成本持续下降,中端机型有望很快普遍搭载卫星通信功能。在手机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卫星功能成了手机厂商差异化突围的关键抓手。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已推出多款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中小厂商也在快速跟进,共同推动产品创新迭代。卫星功能还带动手机厂商与导航、应急、旅游等服务方合作,构建“硬件+服务+内容”的新生态。

      

    卫星通信将为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方面,卫星通信可覆盖地面网络难以抵达的偏远地区,支持远程教育、电商服务等场景,缩小数字鸿沟,激发消费潜力,为数字经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卫星通信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催生车载卫星服务、低空智联网等新业态,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卫星通信并非对传统地面通信的替代,而是构建互补融合的新格局。从技术突破迈向生态完善,卫星通信将巩固我国信息通信业领先地位,实现民生与产业双赢,进而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领跑全球、构筑科技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